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行省是元朝统治时期广泛设立于全国的地方行政区。“省”的本意为“宫禁”,引申为中枢机要、行政机构的名称,因此行省最初是指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取“代表中央行使权力”之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元朝设置行省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
B.行省一直是中央派出的临时机构
C.行省制是对郡县制的否定和对中央集权制度的挑战
D.行省具有中央派出机构和地方最高官府的双重性质
2 . 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如图)

材料二   宋王朝建国的特殊性,使宋太祖为了避免五代以来的教训进行了比较大的官制改革,尤其是制约机制的设计相当完备。设官分职,达到了相互维系、相互牵制的功能,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了中央集权。                                

——摘编自王志立《北宋官僚制约机制产生的背景》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史学集刊》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加强对地方控制的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元朝在地方实行怎样的制度以及该制度的影响。
2023-12-02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秦朝时,政府在全国范围内修筑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元朝时,政府在各地广设驿站,构筑了从大都(北京)向全国各地乃至境外延伸的驿路体系。这些做法(     
A.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B.满足了对外扩张的需要
C.加速了两大王朝的灭亡D.利于强化中央集权统治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中央中枢机构示意图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   隋唐与魏晋南北朝时民族交融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没有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样频繁的民族迁徙,没有各族之间的争战、割据以及由此产生的各族之间的同化、融合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而是在统一政权下内地汉族统治阶级通过各种政令、措施,逐渐同化、融合周边各族,或周边各族与邻近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自然融合;汉化仍然是隋唐时期民族融合的主流。

——摘编自周伟洲《试论隋唐时期西北民族融合的趋势和特点》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等地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摘编自《史学集刊》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①、②、③所示机构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宰相制度与汉朝相比较所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隋唐统治阶级加强与周边各族交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行省制度的历史作用。
2023-11-2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成吉思汗伐西夏、金开始,经过窝阔台、贵由、蒙哥到忽必烈长达七十年的军事征服,元朝终于完成了全国规模的、空前的大统一。它的疆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朝前期极盛时期的版图,大体也就是清朝全盛时期中国的版图。从地缘政治的角度上看,它已经达到了历史上中国疆土拓展所能达到的最高限度。

——摘编自周良霄、顾菊英《中国断代史系列·元史》

材料二:在蒙哥、忽必烈时,其政权对西藏地区佛教上层人物采取笼络政策。至元六年(1269年),忽必烈封第七子奥鲁赤为西平王,以西藏地区为其封地,此后,西藏地区一直为奥鲁赤家族的封地。在元朝,西藏地区有事,常由奥鲁赤及其继承者受命处理。总之,从元朝开始,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西藏的政治制度和宗教制度,都由元朝中央政府规定。在元朝,西藏地区与内地的来往交流更加频繁了。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下)》

(1)指出元朝完成统一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并说明为巩固统一,元统治者在地方制度上的创新并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朝管辖西藏地区的行政机构,指出西藏在唐朝时期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机构设置的意义。
2023-11-2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德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元代中期,陕西四川行省一分为三,成为甘肃、陕西、四川三个行省。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组建了河南、江北行省,这两个行省的建立,意味着秦岭—淮河这一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分界线在元代完全被弃置不顾。这说明,元代行省的建立(     
A.强调自然与政治的互动B.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C.体现犬牙相错主导原则D.扩大了地方行政职能
2023-11-23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卷)
7 . 图1、图2能够反映出西汉与元朝(     
   
图1     西汉地方政区示意图

图2     元朝行省
A.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B.统治者注重革新地方制度
C.民族凝聚力得以增强D.中央稳定地方统治的意图
2023-11-22更新 | 1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知源高级中学等多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蒙古帝国于中统元年(1260年)设立燕京行省,总领汉地政务,1262年该行省并入中书省。忽必烈设十路隶属中书省的宣抚司,由中书省官员出任其长官,于是复有行省的设置,先后有了西夏中兴、北京等行省。这时的行省多是为统一指挥军队作战而设的。可见,这一时期行省的特征是(     
A.职权明确、军事控制B.中央外派、遇事而设
C.分权制衡、效率甚高D.强干弱枝、羁縻地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元朝行省长官作为介于路府州县和“腹里”之间的地方最高长官,具有日常事务的统筹全权,但部分特定的权力(军队、钱粮)会由个别专责的官员提调,其他人不可随意干预,调兵更需得到中央授权。元朝这一制度设计(     
A.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B.降低了地方行政效率
C.缓解了君相之间的矛盾D.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元史·百官志三》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总制院)更名宣政院。置院使二员,同知二员,副使二员,经历二员,都事四员,管勾一员,照磨一员。”宣政院的设立标志哪一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A.新疆地区B.台湾地区C.西藏地区D.蒙古地区
2023-11-1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