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相应要求。

材料一   明前期,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的帝国具有积极的国家职能,……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国内社会经济繁荣、积极开展外交活动等方面。起过很大的作用。使中国直到15世纪依然在世界先进国家行列之中。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明代强大的皇权也如同历代皇权一样,既不能解决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也不能消除封建统治的种种痼疾。

材料二   清朝前期加强君主专制,特创的军机处的建立和密折制度推行。极大提高了中央集权制政府的办事效率。在评价清朝的历史地位时,人们总要提起它在奠定中国近代疆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杰出贡献。这与清朝统治者重视边疆问题。较好地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直接关联。而为贯彻其统治意图所设置的机构和制度,则起着保证的作用。尽管如此,作为加强封建专制主义而建立起来的那套制度。在中国经历了将近两千年的历史毕竟已走向没落,……专制残暴和排他性的窒息封闭,官场腐败、保守僵化也缠绕在一起。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朝中央集权制在外交方面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前期加强君主专制的制度创举。阐述清朝在处理边疆问题时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
2 . 康雍乾时期,清朝完成了统一大业,奠定了中国的辽阔疆域,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的世界大国格局最终确立。以下史实能够支撑这一结论的有(     
①统一台湾设府管辖   ②设奴儿干都司   ③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④派遣驻藏大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郑成功此举(     
A.实现了国家统一B.增强了民族认同
C.顺应了世界潮流D.冲击了闭关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摘取的部分清朝重大事件记录。据此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军大举出兵台湾,郑氏首领请降。清朝在台湾设府统治,隶属于福建省,并驻军镇守。
康熙二十八年(1689)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立两国东段边界线。
雍正四年(1726)在明朝基础上,云贵总督鄂尔泰主持进行更大规模的改土归流。
乾隆二十七年(1762)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乾隆五十八年(1793)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菩后章程》,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管辖权。
A.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B.清朝国家疆域的奠定
C.康乾盛世的鼎盛局面D.清朝国家版图的开拓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郑成功以“大明招讨大将军”的名义从荷兰东印度公司手里收复了台湾,唯一的理由是台湾是中国的土地。由此可见,这一事件(     
A.展示出大明王朝的强盛B.反映了中国制度的先进
C.践行了改土归流的政策D.进一步巩固了祖国版图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统一与辽阔的疆域,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开发的。中国的文化历史,也是中国56个民族及其祖先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出来的。其中汉族居于主导地位,每一个少数民族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摘编自张邑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史实,自行选取一个角度,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以时序为线索,史论结合,表述规范)
2022-07-07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7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清代行政区划一般采取省、府、县三级制;征服蒙古地区后,因其部落故俗,分其地为若干蒙旗,以理其政,并赋予高度的治权;西南地区先沿用明朝的土司制度,后大多改土归流。材料说明清朝
A.废除了元朝行省制
B.地方行政制度因地制宜
C.沿用明朝地方制度
D.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自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