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2014·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根据如图示及所学知识,军机处是
A.辅助皇帝行使权力的机构B.囊括内阁、六部权力的机构
C.隶属于皇帝的最高权力机构D.总揽全国军政要务的机构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日:“去‘秦’,著‘皇’,采上古‘帝’位号,曰‘皇帝’。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司马迁《史记·桑始皇本纪》

材料二   唐朝三省六部示意图


材料三   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开创的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唐太宗如果下令治理黄河,按制度规定,需要经过怎样的运行程序?材料二中的这种制度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军机处的主要职能。
(4)根据三则材料,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3 . 材料一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柳宗元《封建论》


(1)指出“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的含义。

材料二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指出材料二中的制度名称和在材料中所起的作用。

材料三 明清时期,皇帝通过非正常的手段进行国家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 说明这一时期,国家正常的内在调节机制在逐渐失灵,封建制度的生命力也在逐渐减弱,随之走向衰落。

—— 张丽琴《对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


(3)列举明清时期“皇帝通过非正常的手段进行国家管理”的具体实例。

材料四   宰相制度的变化(君主专制)示意图:



(4)结合示意图和所学,指出相权变化的特点,进一步指出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原则和发展趋势。
2022-08-20更新 | 26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4 . 看图释史

清初沿用明朝六部制和内阁制,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标志着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清朝紫禁城布局示意图




(1)看一看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现象,反映出什么问题?
(2)想一想紫禁城布局和主要建筑的名称,折射出怎样的设计理念?
2021-10-10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地图册-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明清时期的权力空间布局示意图,明朝内阁距皇帝寝宫乾清宫1000米,清朝军机处距皇帝寝宫养心殿50米,几乎形成一条直线,同时也暗含了一条隐秘的政治轴线。这条“隐秘的政治轴线”是指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行政中心逐渐北移D.官员地位不断提升
2020-09-03更新 | 716次组卷 | 39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图为《紫禁城内廷和外朝示意图》,中国古代皇帝总揽大权,为提高办事效率需要近臣辅佐,从而形成内朝。一旦内廷机构权力膨胀,帝王为驾驭制约,转而扶植新的内廷机构。与内廷机构开始设置及达到顶峰相关的皇帝是
A.秦始皇       明太祖B.汉武帝       明成祖
C.汉武帝       雍正帝D.宋太祖       康熙帝
7 . 从历史演变看下列四幅政治制度示意图的排列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学习结束后,几位同学画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示意图”,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一幅是:
A.B.
C.D.
2016-11-03更新 | 474次组卷 | 62卷引用:2011-2012学年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9 . 有学者认为,古代游牧民族大举南下,与气候寒冷有密切关系。

中国1500多年来的气温变化曲线示意图
上图中所示的甲时期,少数民族两次入主中原。对这两次过程相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B.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
C.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统治D.接受汉族文化,推动自身进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