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个层面

以儒家为中心的道德文化层面

以道家为中心的审美文化层面

以墨家为中心的农民文化层面

以法家为中心的政治文化层面

——据刘士林《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与层面》整理

上表所示是某位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部分看法,请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至少选择一个层面,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准确。)
2024-03-26更新 | 128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五岳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古代中国从中原地区不断扩展成为领土广袤的“大一统”国家。“大一统”可谓中国历史转动之轴心,不断推动各民族交融与发展,从而创造了光辉璀璨的中华文化。

——摘编自刘余莉、程丽君《“大一统”与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交融,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

——摘编自代生《中华文明融为一体的统一性》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4 . 2022年7月12~15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新疆进行了为期4天的考察,并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要好好研究新疆历史,真正认识到新疆历史是中华民族交往中形成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疆重要历史遗迹及其介绍

历史遗迹相关介绍
楼兰古城处于西域的枢纽,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繁华之邦。中原的丝绸、茶叶、西域马、葡萄、珠宝,最早都通过楼兰交易;后来楼兰突然神秘地消失了,引发后人无限遐想
高昌古城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市境内,奠基于公元前1世纪,由西汉王朝在车师前国境内的屯田部队所建,汉、魏、晋历代均派有戊已校尉驻扎此城,管理屯田,故又被称为“戊已校尉城”
北庭故城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它是在汉代西域的车师后国王庭金满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是唐代设立的北庭都护府所在地,曾出土过唐代铜狮和玉石镇纸等大批文物
龟兹古城西域古国之一,居民擅长音乐,龟兹乐舞发源于此。汉唐时期,中央政府都以龟兹为西域的政治中心。东汉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班超任都护一职,将西域都护府迁互龟兹。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和唐显庆二年(公元657年)曾两度将安西都护府设置于龟兹,其辖4镇、16府、72州之地
交河故城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市境内,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了两千多年的最完整的都市遗迹,唐西域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最早就设在交河故城
伊犁将军府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平定了准噶尔大、小和卓的叛乱,统一了西域,于1762年设伊犁将军府管辖天山南北军政事务。1871年,沙俄支持中亚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势力侵入新疆,并趁机出兵占领伊犁,左宗棠出兵新疆打败阿古柏势力并于1881年通过谈判从沙俄手中收复伊犁
结合历史上新疆与内地往来的史实,论证“新疆历史是中华民族交往中形成的历史”这一观点。(要求:史论结合,持论有据,逻辑严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元朝的统一破坏了中国社会在宋代积累起来的文明成果,这导致了当时和其后的经济长时期停滞,虽然明代后期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发展继承了唐宋的成果,但清代经济落入了“高水平发展陷阱”,宋元之际的变革笼罩了整个明清时代。

——摘编自李新峰《论元明之间的变革》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并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7-24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7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三代中央政府对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特殊的羁縻统治制度。土司制度最大的特殊性在于土司“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统其兵、世袭其职、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造成各地土司在当地横征暴敛,后来,清朝废除土司制,改以流官取代土官,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



根据如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的地图中标示出清朝大规模改土归流分布的区域,并说明集中分布的理由。(要求:只需标示出清朝改土归流的一个集中分布区域;在答题卡的地图中用斜线///明确标示,理由准确充分,表述清晰。)
2021-11-05更新 | 58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683年,康熙帝派施琅率领水师击败郑氏集团,进驻台湾,“百姓壶浆相继于路,海兵皆预制清朝旗号以迎王师”。随后,在台湾问题的处理上朝野之间意见分歧。施琅力排众议,主张坚守台湾。他认为台湾是“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而且“野沃土膏,物产利溥”。特别是他很有远见地意识到若弃而不守,西方殖民主义者必利用台湾,“窃窥边场,逼进民庭,乃种祸后来,沿海诸省断难晏然”,遗患后世。因此,他认为台湾“即为不毛之荒壤,必借内地挽转运输,亦断断乎其不可弃”。在他的坚持下,康熙帝始决定坚守台湾,在台湾设台湾府,下辖台湾、诸罗、凤山三县,隶属福建省。台湾、厦门合派一道员管辖。台湾重新统一于清王朝中央政府的管辖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施琅对统一台湾的贡献。(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条明长城与秦汉长城不同的信息,并概括信息所反映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信息明确、问题清楚、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