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中指出,学校既是教育机构,还是权衡利弊的场所。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学校应“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这表明黄宗羲
A.主张建立权力制衡机制
B.注重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
C.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
D.认为学校应培养实用人才
2016-11-04更新 | 508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6届山西太原高三下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
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B.顾炎武《日知录》
C.李贽《续焚书》
D.王夫之《船山遗书》
2016-11-01更新 | 97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大地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孔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王阳明——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
C.程颐——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D.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黄宗羲指出“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敛矣,而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对该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发展商业,工商皆本
B.治贫须与治愚相互结合
C.整顿吏治,惩治腐败
D.统治者应实行轻徭薄赋
2015-11-09更新 | 266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这表明黄宗羲
A.反对实行君主制度
B.指出了废除宰相的弊端
C.认为君主不能世袭
D.强调宰相职位应该世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末思想家黄宗羲被尊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他的思想主要反映在《明夷待访录》中。“明夷”本为《周易》中的一卦,“明”即是太阳(离),“夷”损伤之意。“明”又意“大明”,“夷”有“诛锄”之解。作者为自己的作品取这样的名字的意图
①暗含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愤懑和指责,对太阳再度升起照临天下的期盼
②反映出封建社会走向衰弱,有识之士身处患难,壮志难序
③对明亡包含悲痛,企图从历史中寻找经验教训,光复故国
④鉴于明亡的教训,为清朝统治者提供治国的宝贵经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