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中国戏的历史悠久,剧种繁多,其中,具有其他剧种难以相比的影响力,被公认为“国剧”“国粹”的是(     
A.昆曲B.越剧C.元曲D.京剧
2 . 京剧起源于“朱子桑梓”安徽,很多曲目都体现了历代徽州人对传统道德的尊重,如《将相和》的爱国和谦让精神,《铡美案》中包公的正义等。在徽商的运作下,徽班的伶人抛弃门户之见,徽调与汉调合流,京剧作为一个新的剧种诞生。由此可知,京剧
A.源于对儒家道德的宣扬B.建立在中华文化深厚的基础上
C.标志中国戏曲艺术成熟D.是宋明时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3 . 中国戏剧脸谱是戏曲人物造型手段的一种,是中国古典戏剧特有的化妆艺术,其目的是通过规范而统一的视觉符号,向观众传递出戏曲人物的性格、年龄和忠、奸、善、恶等直观的信息。由此可见,中国戏剧脸谱
A.折射出主流价值意识B.提升了观剧视觉享受
C.注重人物的心理变化D.寄寓了一定道德追求
4 . 中国古典戏曲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诸如《精忠记》彰显的“精忠报国”之家国情怀,桃花扇》传递的“天下兴亡”之担当意识,以及各类剧目中至今仍蕴含的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的价值为无数观众所认可。据此可知,我国古典戏曲
A.推动了思想解放B.立足于思想启蒙
C.绽放着艺术魅力D.发挥了教化功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清朝时期,扬州经济繁荣,声色之娱颇为兴盛,昆曲借势发展得如火如荼。乾隆年间,扬州盐商以皇帝南巡为契机,纷纷组织昆曲家班以迎銮接驾,出现了著名的“七大内班”由此可知,昆曲
A.由于扬州商业运作不断走向繁荣B.是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C.体现了社会转型时的文化更新D.满足了盐商达官的自娱自乐
2021-07-29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A卷)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踏歌是我国古代的民间舞蹈,男女相聚,手袖相连,踏地为歌;到唐代,踏歌成为民间和宫廷庆祝节日的常见节目,参与者多达千余人,长达三个昼夜,场面恢宏。这体现了
A.宫廷文化与民俗风情的交融B.开明政治与开放风气的统一
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融合D.门阀政治与平民政治的妥协
7 . 明清时期,我国戏曲种类丰富,除“国粹”京剧外,还有流行于江浙的越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等。这反映了当时
A.戏剧艺术渐趋成熟B.统治思想兼容并蓄C.商品经济日趋活跃D.君主专制走向顶峰
8 . “当时流行的‘抱锣’‘哑艺剧’等杂技节目,大都运用了刚刚兴起的‘爆仗’和‘吐火’等形式,以制造神秘气氛。”“幻术表演中也有喷出烟火云雾以遁人或变雾等。”这些描述最早可能出现在
A.西汉初期的楚辞体诗歌中B.明清时期的纪实小说中
C.杜甫现实主义的作品中D.宋元的文人笔记或戏曲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京剧起源于清朝“朱子桑梓”安徽,很多曲目都体现了历代徽州人对传统道德的尊重,如《将相和》的爱国和谦让精神,《铡美案》中包公的正义等。在徽商的运作下,徽班的伶人抛弃门户之见,徽调与汉调合流,京剧作为一个新的剧种诞生。由此可知,京剧(  )
A.主要宣扬儒家的思想道德准则B.宋明时商品经济发展直接结果
C.标志着中国戏曲艺术走向成熟D.建立在中华文化深厚的基础上
10 . 下面有关京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元杂剧发展而来的B.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
C.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D.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
2020-12-03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蓝天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