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戏曲是综合艺术,它在长期演变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北方、西域和南方民族的乐、歌、舞、语言和人物表演手段,形成独特的艺术品格。如元杂剧大量反映北方民族性格、生活等;明清传奇也有大量表现南方民族生活题材的作品等。由此可知,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体现了
A.艺术中心的转移B.地域文化的消逝
C.艺术价值的升华D.民族文化的交融
2 . 下图是我国出土的古代杂剧砖雕图案。据此可知,元杂剧
A.以歌舞为主要表现形式B.逐渐演变为京剧
C.已有明确的角色分工D.基本取材于宫廷生活
2021-10-0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暨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生活在明代中期的王阳明曾评价当时的戏曲:“只取忠臣孝子故事,使愚俗百姓人人易晓,无意中感激他良知起来,却于风化有益。”他意在说明
A.戏曲具有教化民众功能B.统治者借戏曲愚弄百姓
C.纲常伦理受到官方重视D.激发良知需要知行合一
4 . 元代,为适应市井演唱的需要,演员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表演、道白,安排不同的角色,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由此形成了
A.汉调B.杂剧C.京剧D.昆曲
2020-11-11更新 | 254次组卷 | 16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京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国粹,徽班进京被学界当作是京剧诞生的标志。徽班进京是在
A.北宋时期B.元朝时期C.明朝时期D.清朝时期
7 . 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而采用某些色彩的,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如红色脸谱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色脸谱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
A.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变B.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C.折射了社会伦理秩序D.表明了戏剧艺术成熟
2020-07-12更新 | 884次组卷 | 60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B.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C.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D.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2022-12-19更新 | 310次组卷 | 31卷引用:重庆市万州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10 . 明中期,昆剧在苏州一带大盛,并向南传播到嘉兴、杭州等地,向北传播到无锡、镇江等地;万历年间,昆剧沿运河越过长江继续北上到达北京。昆剧的传播反映了
A.文化重心与政治重心渐趋重合
B.江南地区经济文化落后于北方
C.交通状况影响文化的交流传播
D.戏曲推动了地区间的文化交融
2019-07-08更新 | 1134次组卷 | 32卷引用:重庆市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