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明清时期,我国戏曲种类丰富,除“国粹”京剧外,还有流行于江浙的越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等。这反映了当时
A.戏剧艺术渐趋成熟B.统治思想兼容并蓄C.商品经济日趋活跃D.君主专制走向顶峰
2 . 京剧发展成独立的剧种后,不仅风靡京城,而且逐步风靡全国。主要原因是
A.京城政治和文化中心地位的影响B.京城官民的热爱和京城的溢出效应
C.产生了一大批水平高超的艺术家D.京剧来源于多种地方戏并博采众长
3 . “京剧的形成是有清以来最为重要的文化现象。清代戏曲一方面是各种声腔纷纷兴起,互相争胜;另一方面又彼此交流,实行新的综合。没有新的综合,就不会有曲调丰富、艺术表现力强大的大型新剧种的出现。”材料反映了京剧
A.是戏曲融合演变的成果B.已成为“百戏之祖”
C.标志着古代戏曲的成熟D.是古代戏曲的高峰
2020-03-27更新 | 211次组卷 | 63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2019-01-30更新 | 4561次组卷 | 13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2018-06-09更新 | 11923次组卷 | 16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第六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7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郭守敬编订《授时历》,集前代各家历法之大成元代科技成就全面领先世界
乾隆末年,徽班进京,随后与湖北汉剧融合,形成京剧。后来涌现了程长庚、谭鑫培等著名艺人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完全取代了雕版印刷
明清小说的蓬勃发展市民阶层兴起

A.
B.
C.
D.
2018-01-29更新 | 79次组卷 | 5卷引用: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同学们发现古装影视剧中经常出现了一些不符合史实的穿帮镜头。下列情景剧中属于穿帮镜头的是
①战国时期的秦国将军子岸说“纸是包不住火的”
②汉惠帝刘盈带皇后嫣儿在院中放烟花
③年迈的康熙皇帝兴高采烈地点看京剧名段《斩马谡》
④乾隆皇帝仔细研究《清明上河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 . 从元杂剧、昆曲、京剧的兴衰中我们可以得出的认识不包括
A.艺术不能脱离群众
B.艺术应随时代发展变化而推陈出新
C.艺术门类之间应相互学习、兼收并蓄
D.艺术应保持原有风貌,不要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