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曾就当时的社会经济现象指出:“果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栗者闭宋,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A.强化政府的调控B.重本抑末
C.发挥市场的作用D.工商皆本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船山(王夫之)生当明清鼎革之际,试图对引起当时社会变故、民族危机的内在因由予以学术文化史的全面考察和系统总结,以其为锻铸未来寻找新希望的种子。从对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维系与发展的角度,认为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在宋代的承继者为张载,此即是中华正学的集中表现。侯外庐在《船山学案》中指出:“夫之先生的学术,比清初的诸大儒都要丰富多面……夫之先生的学术是清以前中国思想的重温与发展,他不但把六经别开生面地重新解说,而且从孟子以后的中国哲人多在他的理性主义批判之下翻案估定,所以他的思想涵盖了中国学术史的全部传统……”。

——摘编自王泽应《船山学的学术基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夫之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夫之思想产生的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王夫之认为,客观存在的事物是“有目所共见”“有耳所共闻”,其发展变化是有所依凭、有所根据的。这反映了王夫之
A.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B.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C.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深化D.从唯物角度否定程朱理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中国古代有一位思想家对《周易》、老庄之学、佛学以及西学都曾进行过深入钻研,他认为气是唯一实体,不是“心外无物”。此外,他还提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的观点。据此判断这位思想家是
A.张载B.朱熹C.顾炎武D.王夫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清代思想家戴震认为世界是气的变化过程。气化道行,生生不息,也就是“通”或者“理”,气是“道之实体”:与戴震所持观点相近的思想家是
A.李贽B.王夫之C.王阳明D.庄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王夫之在谈到天理与人欲时有如下陈述:“理自性开,欲以形开,其或冀夫欲尽而理乃孤行。”该思想意在
A.强调理欲皆性B.主张理欲对立C.否定功利主义D.批判君主专制
2021-09-2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人之所以被称为进步思想家,主要是因为他们
A.反对君主专制,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
B.主张“农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
C.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国家
D.对儒学思想进行了总清算,创建了新的思想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列观点中属于明清之际进步的思想家王夫之的是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C.“天人一物,内外一理”
D.“天地之化日新”
2021-09-2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历史主张,如“引古筹今”“言性命者必究于史”“史书之作,鉴往所以训今”等。这些命题旨在
A.强调史学研究的方法与价值B.希望清政府以史为鉴
C.以朴实治史方法诠释时局变因D.继承与发展传统儒学思想
10 . 下表为明清思想家的一些主张。对表中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仲尼虽圣,效之则为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李贽《焚书》
天下之治乱,不在—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顾炎武《日知录》
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王夫之《读通鉴论》

A.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B.表达了民主政治诉求
C.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D.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