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
(1)背景
①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
③君主专制统治加强,吏治腐败。
④“西学东渐”带来先进科技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2)代表人物及主张
①黄宗羲:严厉抨击_____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_____”。
②顾炎武、王夫之:对高度集权的_____进行了批判;倡导“_____”。
2022-10-0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2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2 . 清代,许多理学学者不但重视道德,还广泛涉猎其他知识。如张履祥对农田、物候等深有研究,写了《补农书》一书。李光地对象数、天文、历法很有研究,注重兴修水利,得到康熙的赞许。陆陇其为官清廉,并对西学颇有涉猎。这体现出清代理学学者
A.强调维护纲常礼教B.积极推动西学东渐
C.具有经世致用理念D.注重总结实践经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论及自己的学术旨趣,顾炎武说:“《春秋》之作,言焉而已,而谓之行事者,天下后世用以治人之书,将欲谓之空言而不可也。愚不揣,有见于此,故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由此可知,其“学术旨趣”在于(       
A.无为而治B.经世致用C.再续《春秋》D.中体西用
2022-06-14更新 | 4406次组卷 | 36卷引用:2022年6月浙江高考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明末清初,顾炎武说,“近日河南、陕西各自行钱,不相流通。既非与民同利之术,而市肆之滑乘此以欺愚人,窘行旅。《盐铁论》言:‘币数变而民滋伪。’亮哉斯言矣!”这反映了顾炎武主张
A.允许地方自行发行货币B.通过立法规范市场秩序
C.中央应加强对经济控制D.规范货币的铸造与流通
2022-05-24更新 | 467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顾炎武说:“今之经义论策,其名虽正,而最便于空疏不学之人。唐宋用诗赋,虽曰雕虫小技,而非通知古今之人不能作。今之经义始于宋熙宁中王安石所立之法……经义之文流俗谓之八股。”这表明他(       
A.复兴唐宋诗赋B.批判八股取士
C.否定君主专制D.肯定熙宁变法
2022-04-07更新 | 519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其中,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思想家是(     
A.董仲舒B.朱熹C.王守仁D.顾炎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顾炎武著作颇丰,有《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两部地理学著作、文集七论(《郡县论》《钱粮论》《生员论》《军制论》《钱法论《田功论》《形势论》)和读史札记《日知录》。其著作都是为研究‘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而作。据此可知,顾炎武
A.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具有经世致用的精神
C.主张重建儒家信仰体系D.改变了学术发展方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认为:(中国)“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历史学家钱穆称顾炎武“能于政事诸端切实发挥其利弊,可谓内圣外王体用兼备之学"。这反映了顾炎武(     
A.师法宋明理学B.反清复明的思想
C.经世致用的思想D.对君权的大胆怀疑
2021-05-30更新 | 335次组卷 | 5卷引用:考点15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学者说:“清初大儒黄宗羲虽宗阳明,但主张多读书以穷理之变化,并以实践为归;顾炎武不谈心性,他的治学范围,以典章制度、社会经济为主。”由此可知,该学者认为黄、顾二人的共同思想是
A.倡导经世致用B.主张工商皆本
C.批判君主专制D.挑战儒学正统
10 . 针对当时的社会弊病,有思想家提出:“孔子删述六经,即伊尹、太公救民水火之心。故日“载诸空言,不如见诸行事”…愚不揣有见于此,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下列各项中与此思想一致的是
A.慎思明辨,格物致知B.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C.主张“修己治人之实学”D.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