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三元里抗英斗争,史学界有不同的认识。如:观点一,认为三元里人民的英勇斗争显示下层民众抗击侵略军的坚定意志和英勇气概,用事实击灭了英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有力驳斥了清政府内部的妥协主义和投降主义;观点二,认为三元里抗英斗争受传统夷夏思想的影响,主观上是一次保家卫国的自觉战斗,只能发生于英军侵略肆虐的地区。下层民众当时还没有国家利益和民族主义的意识。这两种观点(     
A.结论相互矛盾故都不能成立B.可互证形成全面丰富的解释
C.基于对立角度的主观化解读D.观点二的论证违背历史真实
2023-03-17更新 | 814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鸦片战争期间,英军驻浙江舟山部队发生瘟疫。林则徐说英军因“定海阴湿,病死甚多”,主张乘势攻击;而另一官员琦善则奏报说:“病死者多系兵丁舵手,头目较少,现已安然无恙。”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政治立场不同影响事实判断B.英军刻意掩盖瘟疫真相
C.天朝上国观念决定政治决策D.林则徐的奏报较为客观
3 . 鸦片战争爆发后,67岁的江南提督陈化成手执旗帜,奋勇当先,负伤8处仍挥刀作战,战死疆场;副督统海龄及其夫人宁死不屈,最后举火自焚;一些官兵也绝死而战,直到最后一人。材料主要
A.体现了古代人们的忠君思想B.再现了国人一致抗英的情景
C.展示了爱国官兵的抗敌意志D.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与无能
4 . 据统计,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调集并先后投入战争的军队大约有10万人;而英军最初派出海陆军7000多人,后来最高达2万人。但在战役中,中国这种兵力上的优势却未能显现。这种结局主要说明
A.封建专制的腐朽   B.清政府战和不定   
C.经济实力的差距 D.清政府夜郎自大   
2021-05-1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41年,琦善在定海期间,面对英军的武力威胁,私自妥协,道光帝斥责他违反朝廷规制;1842年,伊里布赴定海办理“夷务”期间,擅自收受英国俘虏的礼品,道光帝“告以天朝定制”“着将全数发还”。这反映出当时道光帝
A.外交思想仍受华夷观念影响B.已具有维护民族权益的意识
C.试图维护中英正常贸易关系D.注重规范外交官的政治行为
6 . 鸦片战争期间,中国主要依靠驿马传递战况,在皇帝进行决策研究时,往往已经贻误了战争的最好时机。据此可推知,中国战败主要在于
A.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B.交通和经济落后
C.英国是头号工业强国D.军事和技术落后
7 . 下图出自1845年伦敦出版的《复仇号亲历记》,该劫掠情形发生在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 .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采取两大军事行动:即攻占定海和封锁沿海,但东南沿海各地送京的战报中,对于前者各地官员都有反映,而对后者各地的奏折基本上未提到,英军不久也撤销封锁。这主要是因为
A.地方官员愚昧无知B.中国的经济形态与英不同
C.英军封锁自断补给D.封锁沿海对战局毫无影响
9 . 鸦片战争期间,大学士琦善奏折内虽有"谕英夷”“英夷不遵劝诫”的字样,但他在与英人移文往来中,却用“贵国”“贵统帅”的称呼。且他与英人面议时,完全平等相待。琦善的这些行为
A.体现了天朝上国的包容B.属于拉拢英人的权宜之计
C.成为向西方学习的先声D.具有一定的近代外交色彩
10 . 鸦片战争期间,英军攻陷厦门,当地民众袭击英军,迫使英军退守鼓浪屿;入侵浙江后,浙江人民组织“黑水党”,狠狠地打击了英军;进犯长江后,沿江人民以多种方式袭击英军阻止其舰队前进。这说明当时民众
A.对政府妥协表示不满B.出现与政府结盟倾向
C.有自发的反侵略意识D.成为反侵略的主力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