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自清入关到清帝逊位不到三百年时间,研究边疆史地的著作达三百余种,作者达二百余人,而且80%的研究著作是在晚清道光咸丰年间产生的,可谓著作如林。这体现出(     
A.清中叶以来对外交往的日趋频繁B.中西间史学观念的融合加深
C.康雍乾年间边疆危机的不断加深D.近代史学家强烈的忧患意识
2023-11-18更新 | 367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息县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历史试题
2 . 19世纪初,每两白银可兑换铜钱100文;到20年代,每两银子可换铜钱1200文;到道光十九年(1839年),1600文铜钱才能兑换一两白银。对上述变化情况解读正确的是(     
A.白银已取代铜钱的流通功能B.该变化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
C.此趋势将大大加重百姓负担D.五口通商加剧银贵钱贱现象
3 . 嘉庆十九年(1814年),由于英美战争,英国兵船竟在中国海面任意拘捕美国商船,引起中英之间的纠纷,英国乘机提出许多要求,如反对清朝地方官行用文书称外国“蛮夷”等。清朝地方官答复:“蛮夷”二字,系外国统称。并无轻侮之意……岂可推敲字句?”这反映出当时(     
A.英国获得兵船自由航行权B.国人对世界形势茫然无知
C.清朝中央权力呈下移倾向D.传统的夷夏观念依然存在
4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到了十九世纪,西方的世界已经具备了所谓的近代文化,而东方的世界则仍滞留于中古,我们是落伍了!”当时中国的“落伍”主要是指(     
A.军备废弛B.坚守家国观C.制度落后D.科学不及人
5 . 1845—1854年间,英国领事阿礼国追踪福州出口土货的来源地和运销路线,发现了福州与苏州、杭州、汉口等地的贸易网络;梳理上海运销茶叶的路线,发现了以鄱阳湖为中心的贸易网络。这些新发现(       
A.表明英国开始窃取商业情报B.揭开了列强划分势力范围的序幕
C.促使晚清政府加大开放力度D.便利了西方入侵中国的内陆市场
2023-04-08更新 | 396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1833年英国第一任驻华商务总监督约翰·律劳卑前往中国,他的主要使命是设法将英国商业扩展到广州以外的其他地区。这说明,英国对中国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A.获取战争赔款B.打开中国市场C.割占中国领土D.控制中国海关
2022-12-04更新 | 718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河大附中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如表为1821~1834年中英棉纺织品进出口数据表。由此可知,当时(     
年份英国输入中国棉纺织品价值中国输入英国棉纺织品价值
182113 621银圆1 317 626银圆
1831246 189两386 364两
1834451 567两16304两

A.英国加紧武力侵华B.英国机器生产优势凸显
C.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中国社会经济日渐凋敝
8 . 清代湖北寨堡的修筑较为普遍,且主要集中在嘉庆、道光,咸丰和同治年间.其军事防御的意图十分明显、表1   根据各地方志所统计的清代湖北部分地区的寨堡数
地名孝感麻城蕲州罗田襄阳应城枣阳宜城南漳光化古城均州房县竹溪竹山京山
寨堡数1271015249   951922   28   1519   28   114360156138
据此可知,清代湖北地区(       
A.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动B.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特征明显
C.民众生活深受时局影响D.经济文化发展存在明显差异
2022-04-27更新 | 459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鸦片战争前夕,广州十三行商人拒绝走私鸦片。鸦片战争爆发后,广州十三行商人在伍秉鉴的带头下,不仅仅捐款,还帮助清朝修建堡垒、建造战船、制作大炮等。这反映出
A.民族自觉意识初步萌发B.鸦片战争涉及面较广泛
C.商人群体普遍舍利保国D.清朝战前准备比较全面
2022-03-15更新 | 400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六完全学校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
10 . 鸦片战争前,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西方的英、法、荷等国乃是“未受教化”的“蛮夷之邦",“腿不能打弯"“一扑即不能起"“不善陆战”等主观歧视的观念在很多高级官员中非常普遍。这反映出当时
A.中西方经济差距大B.西方殖民侵略加剧
C.国人思想观念落后D.清朝统治危机四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