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编译《四洲志》时,林则徐有意调换了原书介绍国家的顺序,按照亚洲一非洲一欧洲美洲的顺序进行叙述,同时将选编的重点放在各国的兵制、统治情况以及历史中对外交战的情况。由此可知,林则徐(     
A.尚未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B.倡导学习西方的制度和器物
C.开始反思中国政体缺陷D.率先迈出向西方学习的步伐
2 . 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中重点介绍了英、法、美等国的社会风情、政治制度、工艺制造、机械生产、对外贸易和西洋各国相互关系等。林则徐编译这本书的目的在于
A.了解西方列强国情B.改革传统政治体制
C.维护中国司法主权D.学习西方以求自强
3 . 鸦片战争,中西会面。西人面对的是闭塞的中国,国人面对的是陌生的西方。为此,一些有识之士积极搜集资料,编写书籍。魏源称其为“以西洋人谭(谈)西洋”、“斯纯乎以夷人谭(谈)夷地也”;徐继畲也说“泰西诸国疆域、形势、沿革、物产、时事,皆取之泰西杂书”。这说明当时兴起的新思想重在
A.了解西方世界的情况B.探寻求强求富的策略
C.学习资本主义的制度D.追求民主科学的启蒙
4 . 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知道中国军器不如西洋,所以他竭力买外国炮和船,派人翻译外国所办的刊物。鸦片战争后,他在给友人的书信中认为中国不如西洋,但他请朋友不要给别人看信。林则徐不要别人看信是因为
A.要保证抗英措施的机密性
B.担心受到传统士人的议论
C.对清朝统治阶层感到失望
D.避免挫伤军民的战斗热情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对后世影响很大,书中重点介绍了英、法、美等国的社会风情、政治制度、工艺制造、机械生产、对外贸易和西洋各国相互关系等。林则徐主持编译这本书,对当时禁烟运动的现实意义有
①了解西方列强国情   ②寻求御敌的策略   ③维护中国司法主权   ④宣传商战的主张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 . 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王韬曾说:"其时罢兵议款,互市通商,海寓晏安,相习无事,而内外诸大臣,皆深以言西事为讳,徒事粉饰,弥缝苟且于目前。”这表明鸦片战争之后
A.中国社会和平繁荣
B.社会上层未能警醒
C.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D.士大夫醉生梦死
7 . 1839年,林则徐在《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的通令中指出:“况茶叶、大黄(一种中药材),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乃听尔年年贩运出洋,绝不靳惜(吝惜),恩莫大焉!”这反映出林则徐
A.主张平等商贸往来
B.抵制西方掠夺原料
C.讲究禁烟策略手段
D.文化封闭性的观念
8 . 有学者指出,道光年间(1820-1850年)的士大夫阶层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在那个时代,虽然也有少数人看事较远、较清,但是他们怕清议的指责,默而不言,这种现象
A.显示了知识分子的清高
B.源自于政府的高压政策
C.不利于中国近代化开启
D.是对清政府的无声抗议
9 . 在汉语中,外来事物名称常加有夷、胡、番、西、洋等字,以上诸字中“洋”字出现最晚,但其构成的词语却是最多,鼎盛时期有400多个。如“洋布”、“洋钉”、“洋楼”,“洋车”等,可是到了后来,数量急剧下降。以下关于“洋”组词的兴衰分析不当的是
A.其兴反映了天朝上国心态变为正视西方文明
B.其兴反映了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影响渐深
C.其衰与盲目自大、盲目排外心理有关
D.其衰既由于政治原因,也由于中国日益走向近代化
10 .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2016-11-27更新 | 4804次组卷 | 144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