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的时空之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为1936年《儿童杂志》刊载的《谈谈鸦片战争》的会话摘编。

(大聪——哥哥,省立中学学生)
(小敏——弟弟,育才小学学生)
小敏:哥哥,我要问“鸦片战争”是怎样一回事?
大聪:清朝的时候,鸦片运来得越来越多,现银流出也就跟着多了,好几个皇帝都下过禁烟的命令。
小敏:那么,怎么会同英国人打起来的呢?
大聪:皇帝叫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但英国商人不服从禁烟命令,不怪自己不好,反去求印度总督来救援。
小敏:林则徐就吃了败仗?
大聪:不!打了胜仗,可后来英兵攻打浙江,破定海,封镇宁波,进逼天津,清朝皇帝不中用,怪林则徐闹出乱子来,把他革职,叫琦善去和英人议和。琦善这个人不会办事,英兵就再打进吴淞,进逼南京。清朝皇帝就和他们订立了一个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小敏:……

材料二   研究中国近代史有两个基本点:一是以“近代性”(科学与民主)区分近代史与晚清史;二是把中国近代史当作世界史,这两个点是我们看历史的“眼睛”,它是立体的、全方位的“眼睛”。

——摘编自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通史》

(1)大聪的讲述,会让小敏对“鸦片战争”形成怎样的认识?
(2)你认为应如何书写“鸦片战争”?说明理由。
2 . 1833年,英国废除东印度公司在中国的贸易垄断权。1835年5月,《广州纪事报》刊登英国人写的《文明世界VS中国》的文章,其中写道:“如果所有国家都像清政府那样拒绝共享自然福祉,这个世界成个什么样?……只能坠入霍布斯的《利维坦》描述的普遍战争状态”。材料说明(     
A.英国希望与清政府平等交往B.中国民众仍持传统的“蛮夷观”
C.鸦片战争的爆发具有必然性D.清政府已有运用国际法的意识
3 . 1843年,英国下院议员托马斯·斯当东说道:“在1840年那时候,‘在中国沿岸的船只或个人可能犯有走私行为,但这不能使中国当局对在该口岸的整个英国社团施行强暴成为正当,甚至不能减轻其罪行,所以,为了维护我们在中国的荣誉和利益,以适当的武力作为支持,要求充分的赔偿,是绝对有必要的。但我从没有否认事实,即如果没有鸦片走私,就不会有战争’。”这说明(     
A.鸦片走私只是个别行为B.没有鸦片走私就不会有侵华战争
C.英国维护自身利益正当D.英国以炮舰政策支持其市场扩张
2024-05-2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4 . 1808年,英国军舰开到珠江口,以保护贸易为由派兵占据澳门,兵锋直指内地,让清朝统治集团大为紧张。僵持三个多月后,在清政府暂停对英贸易、调兵围堵的压力下,英军最终退出。这一过程(       
A.延缓了西方侵华的进程B.集中体现了英国的真实意图
C.引发向西方学习的浪潮D.使清政府认清与英国的差距
2024-05-2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三)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反映了古代中国到近代中国海洋意识发展的概况。

内容出处
桓公曰:“何谓官山海?”管子对曰:“海王之国,谨正盐策。”……百倍归于上,人无以避此者,数也。《管子》
凡海舶欲至福建、两浙贩易者,广南舶司给防船兵仗,如诣诸国法。广南舶司鬻所市物货,取息毋过二分。《宋史》
海防之要惟有三策:出海会哨,毋使入港者,得上策;循塘距守,毋使登岸者,得中策;出水列阵,毋使近城者,得下策;不得已而至守城,则无策矣。郑若曾《筹海图编》(初刻于1562年)
(英吉利)其志盖欲扼此东西要津,独擅中华之利,而制诸国之咽喉。古今以兵力行商贾,以割据为垄断,未有如英夷之甚者!魏源《海国图志》
故久居于海上者,能使其精神日以勇猛,日以高尚,此古来濒海之民,所以比于陆居者活气较胜,进取较锐……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1902年)
中国海权一日不兴,则国基一日不宁。孙中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海洋意识”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4-05-2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二)历史试题
6 . 林则徐任湖广总督期间,荆州旗营为改造和添置拍炮船用银480两,林则徐要为此详细上报朝廷核准。至于修筑堤防,修缮城墙、书院、衙署等,无论耗费多少银钱,都要——详细上类。以精明干练著称的林则徐在任湖广总督的二十个月里,共受三次处分,降级留任,“不准抵销”。由此推知,晚清(     
A.中央集权有待进一步加强B.吏治混乱导致官场黑暗腐败
C.地方管理体制烦琐复杂D.“外重内轻”格局抑制地方活力
2024-05-1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三模)历史试题
7 . 从19世纪20年代起,英国运进中国的鸦片数量激增。据估计,1820—1824年,每年平均输入近8000箱;1835-1838年,每年平均输入35445箱;1838—1839年,每年输入鸦片超过4万箱。鸦片贸易不但抵补了英国对华贸易逆差,而且还使英国大有盈余,据估计,鸦片战争前夕,中国每年全部白银流出量在1000万两以上。   由此可知,鸦片贸易对中国(     
A.白银大量外流导致国家财富流失
B.人民群众热衷于鸦片贸易
C.英国通过正当贸易改变了贸易逆差
D.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提供了借口
2024-05-1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定西市高三下学期诊断模拟历史试卷
8 . 18世纪后期,日本再次禁止白银出口,加上欧洲动荡以及随后开始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从1790年代到1830年代,全世界金、银产量减少了大约50%,世界白银供给严重受挫。因为没有足够白银支付购买中国茶叶和生丝的货款,直接促使英国(     
A.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B.用英镑取代白银进行交易
C.向中国大规模走私鸦片D.派马戛尔尼使团访问中国
2024-05-09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义乌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宋对外派遣使节的主要国家有高丽和交趾。因地缘关系,宋朝在较长时期内都希望与高丽保持良好关系以牵制辽、金。自建隆三年(962)至隆兴二年 (1164)年,宋朝共遣使往高丽30次,其中册封使七次,祭奠或吊慰使两次。派往交趾的使节,也主要是册封使、祭奠使,如天圣六年(1028)李公蕴卒,宋遣王惟正“为祭奠使,又为赐官告使。除德政(李公蕴之子)为检校太尉、静海军节度使、安南都护、交趾郡王”。对于东南亚、中亚等地,也偶尔遣使,如雍熙四年(987)宋太宗遣内侍八人携金帛“分四纲往海南诸番国,勾招进奉,博买香药、犀牙、真珠、龙脑,每纲赍空名诏书三道,于所至处赐之”。

——摘编自吴晓萍《宋代外交制度研究》

材料二   1793年7月,马戛尔尼率使团到达大沽。其后,迎接官员多次向马戛尔尼提出演习叩头礼的要求,得到的回复是:“本特使准备在下述条件下这样做:贵国皇帝钦派一位同本使地位身份相同的大员穿着朝服,在英王陛下御像前行本使在贵国皇帝面前所行的同样礼节。”9月8日使团进入热河后被告知:   “谒见皇帝必须行属国使臣礼节。”9月11日,和坤与马戛尔尼就觐见礼节进行了最后一次磋商,乾隆帝终于同意了英使以觐见英王礼节(单腿下跪)见中国皇帝。尽管冲突在形式上得到解决,乾隆帝仍十分不快,他严令相关官员:“伊等如妄有干请,即当辞言义正,严加驳斥。”

——摘编自刘凤云《谈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礼节冲突》

材料三   在经历数年西方列强单方面派遣公使常驻北京的尴尬局面后,总理衙门于1867年开始组建由美国公使蒲安臣带队的外交使团,并于次年2月出发,先后访问了英、法、美等11国。1870年天津教案发生后,清政府派崇厚赴法国道歉,这是中国大员第一次出使欧洲。1877年,清廷根据《烟台条约》规定,派郭嵩焘前往英国为马嘉理案道歉,之后即常驻英国并开设公使馆,接着又相继在美、法、德、 日、俄等国开设使馆,派驻使臣。此外, 清廷还主动在马尼拉、槟榔屿、悉尼以及纽约、檀香山、横滨等华人居住地,相继设置了领事馆。

——摘编自王承庆《中国外交体制的建立与近代化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外交使节派遣制度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双方在礼节上各执一端的主要意图及其后果。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设立驻外使领馆的历史背景。
2024-05-0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世纪初,中国向英国出口大量茶叶,英国黄金白银大量流失,这使英国没有足够的金银购买茶叶。茶叶在英国断供成为英国上层严重不满的社会问题。于是,英国人往中国大量倾销鸦片。中国每年外流白银600万两以上。这一贸易结局(     
A.严重损害中国的金融根基B.直接导致鸦片战争的爆发
C.迫使清政府进行货币改革D.根源于美洲银矿产量减少
2024-05-0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九次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