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877年,陆军中尉岛弘毅打着“日本汉学研究专家”的旗号,来到东北,先后在营口、大连、长春、抚顺等地实地测量,绘制可用于军事的地形图,并在地图中标注清军绿营军的驻扎地。这表明(     
A.日本测绘技术高超B.中日学术交流频繁
C.日本侵华蓄谋已久D.东北地区物产丰富
2 . 下表是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来源的历史叙述。据此判断最可信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
邓管带英勇指挥,炮击日舰吉野,向它冲去,不料船尾中了敌舰所放的鱼雷。邓管带见致远行将沉没,愤然投入海中。谷玉霖,来远舰炮手,1946年5月18日口述
“致远”驶出队列追击已经快要沉没的“赤诚”,被日舰包围攻击了10分钟,水密舱进水导致倾覆。《芝罘快邮》(外商报刊)
1894年10月1日报道敌忽以鱼雷快船直攻“定远”,尚未驶到,“致远”开足机轮即将来船攻沉。倭船以鱼雷轰击“致远”,旋亦沉没。《大东沟战况析》,李鸿章1894年10月7日报告

A.致远舰与吉野号同归于尽B.致远舰撞向敌舰最终沉没
C.致远舰因邓世昌指挥不当而沉没D.致远舰被包围因水密轮进水而沉
2022-12-13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滨海生态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清代诗人曹润堂说:“不信中原力已疲,忍将和局误师期。谁知辽海消兵日,正是军民痛哭时。”与此诗有关的事件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 . 近代中国民族历经磨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1900年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简表


战争名称时间战争的主要结果及其影响
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894-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请将材料一中的空缺内容补充完整。

材料二2013年至2015年,我国进行了丹东一号的水下考古调查。


图一
1904年日本方面为获取钢材,对所有的甲午沉舰都进行过长期破拆,致远舰的位置
在资料上也有标注。考古队找到一张由日本绘制的“黄海北部及渤海”的海图资料,
海图上明确标注了致远舰、扬威舰的沉没位置。其中,致远舰的位置,就在“丹东一
号”附近。

图二
“致远舰”专属白瓷餐盘。盘心有篆书“致远”二
字,外圈为字母,上半圈为“CHIH YUAN”(致
远威妥玛拼音),下半圈为英文“THE
IMPERIAL CHINESE NAVY”,组合成一个圆形
徽标。盘口沿处一圈锦纹,纹饰原有描金,因海
水侵蚀仅留下纹饰印痕。口径20.5厘米、底径11.5
厘米、高1.5厘米。

图三
2014年9月17日,一门11毫米10管
格林炮出水。此与致远舰的装备一
致。该炮是英国纽卡斯尔市阿姆斯
特朗工厂制造,被安装在致远和靖
远两艘巡洋舰上。

(2)材料二所示史料中,有实物史料、有文献史料,也有兼具实物和文献特征的史料,按上述三个标准对图中史料进行分类。(填写图片序号即可)
(3)2015年,经过考察出水文物和各领域专家的质询、讨论后,确认“丹东一号”沉船为致远舰。请你据材料二中的相关信息写出判断依据。
2021-02-1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B.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支持
C.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D.清政府出兵援助朝鲜
2020-08-21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等五区县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如图是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军野蛮屠杀中国的和平居民。此暴行发生在
A.威海卫B.北京C.南京D.旅顺
8 . 据如图信息判断,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中法战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为近代中国某次战役的军力对照表,据此判断,此次战役最有可能出现在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94年,当时日本国内舆论普遍宣扬: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
A.正确分析了战争爆发原因
B.试图竭力掩盖战争的本质
C.准确分析了中日两国国情
D.表明中国备受侵略的事实
2018-01-24更新 | 414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8—2019学年天津市新华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考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