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日本《女学杂志》1894年8月号社论认为:“勿言中国为大国。因何而知其为大国焉?答曰地理!一一面积3497700平方里,人口42388万!可悯可笑!此面积至少将分裂为六七国,乃自然之趋向也。如瘫痪,如残疾,如中风之病人,苟血流不循环周流于全身,则五肢虽大,岂能谓身躯高大焉?”这反映出(     
A.侵略中国为日本朝野共识
B.清王朝变革图强毫无效果
C.日本政府狂妄自大的心理
D.日本女权主义思潮的兴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894年7月11日《申报》发表《战必胜说》一文,从中国传统的战胜之道——天时、地利、人和来进行分析,认为日本东京地震是天心示警,此失天时;海口众多,处处可攻,此失地利;党派林立,人各一心,又失人和。而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凡事皆一洗因循之习”,军队历练,民众同仇,所以对日本“尚何有惧哉?”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
A.备战充分B.知己知彼C.同仇敌忾D.盲目自信
3 . “两支舰队于9月在鸭绿江口外的海面交火,中方损失4艘军舰及一千余名官兵,而日本只损失了1艘军舰。”此次战役的直接影响是
A.日本控制了黄海海域制海权B.京津地区被列强武装控制
C.激发了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D.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2022-03-1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以往人们研究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时,往往指向清廷腐败、指挥失当等因素,最近有学者发文称“日本66家报纸派出129名随军记者,对中国发动了凌厉的宣传攻势,而清政府不但没有进行回击,还拒绝了国内外记者的随军米访要求,未战中国己然输了”。由此可知
A.历史研究随视角扩展而深入B.舆论宣传是战争取胜的关键
C.清政府没有做战争准备工作D.近代中国报纸企业还未产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曾亲历甲午中日战争的英国人泰莱说,此役非中国与日本战,实李鸿章与日本战,大多数中国人于战事尚懵然无知也。李鸿章自己也曾发出这样的感慨,说他是“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据此可推知(     )
A.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甚微B.民众并不支持政府对日作战
C.李鸿章在清廷中掌握主政权D.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并非偶然
2021-01-2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894年10月24日,日军从花园口登陆,历时14天,清政府陆海军不闻不问。月余,徐邦道率部在土城子阻敌,予敌重创。但敌增兵纷至,清军后援不继,众寡悬殊,无以为食,争船逃走,旅顺陷落。这一结局
A.源于清军素质的低下B.动摇了清政府反动统治
C.消磨了国人反帝意志D.折射出清朝统治的腐朽
2021-01-24更新 | 369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谈到近代某一战役时,有人认为,这场战争,是两个东方国家之间,两种不同的近代化模式的比较,顽固地不肯变革政治制度的一方遭到失败,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万历援朝战争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9 . 新材料的发现始终是史学研究的动力。“丹东一号”沉船经水下考古调查与研究,极有可能是黄海海战中爱国将领邓世昌率领官兵与日军激战的战舰。它是
A.致远舰B.定远舰C.靖远舰D.经远舰
2020-06-08更新 | 388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竞赛历史试题
10 . 1820年,中国的GDP约为英国的7倍,却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国击败。1860年,中国的GDP大于英法的总和,却没能阻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90年,中国的GDP约为日本的5倍,但中国军队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一败涂地。据此推知(     )
A.经济总量对一国来说没有意义
B.GDP 排名准确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
C.中国国际地位与GDP排名背离
D.经济结构优劣是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