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该观点主要认为“中体西用”理论
A.出发点是在中国实现政治变革B.目的是维护中国的纲常制度
C.为西学传入创造了有利的环境D.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
2 . 王夫之的著作在生前身后相当长时间内未曾整理出版。1840年湖南人邓显鹤主持校刻《船山遗书》,形成著作18种150卷。1865年由曾国荃主持重刻、曾国藩校阅的《船山遗书》正式出版,共56种280卷。这主要体现了
A.传统思想文化具有持久生命力B.洋务思想植根于湖湘文化
C.近代士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感D.王夫之唯物思想的先进性
2020-03-06更新 | 272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铁路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3 . 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国门。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洋务派主张
A.“耕者有其田”
B.“君民共主,设立议院”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4 . 经过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进入中国以后……中国近代化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在帝国主义允许范围内的近代化,①是其最早的代表;另一种是突破帝国主义许可的范围,争取实现民族独立自主,从而实现近代化,②是其先驱。上文两序号指的是
A.洋务派   官僚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B.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C.洋务派   官僚资产阶级革命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