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9 道试题
1 . 关于丁汝昌在黄海湾战中负伤的原因,史料有不同的记载(见下表所示)。有学生依据表中史料进行思考,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记载史料来源
十八日与倭接仗,昌上望台(舰桥)督战,为倭船排炮将“定远”望台打坏,昌左脚夹于铁木之中,身不能动,随被炮火将衣烧,虽经水手将衣撕去,而右边头面以及颈项皆被烧伤丁汝昌向李鸿章递交的海战报告
“立于飞桥之前方者为提督……彼等不能在此久立,因桥非稳固之建筑。桥下之大炮开火时,桥将毁碎。”“盖刘(步蟾)已令发炮”,而丁等正“立于飞桥,正在炮上之部分也”,舰桥塌落,“丁提督则堕压创甚”发表于1929年的定远号参战人员英国人泰莱的回忆录《甲午中日海战见闻记》
A.史料本身是复杂的,必须加以审慎甄别与实地考证
B.丁汝昌意在渲染个人的抗敌精神,其报告不足为信
C.泰莱回忆录的发表晚于丁汝昌的海战报告,其可信度相对较低
D.史料出入较大,均不能作为研究丁汝昌负伤问题的第一手史料
2023-10-15更新 | 287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学者钱穆在讲解《国史大纲》时指出,“曾(国藩)氏之反洪杨,乃不满洪杨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士不能诵孔子之经,主张要读耶稣之说、《新约》之书,因之激起民变”。在钱穆看来,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在于(     
A.未能推翻清朝统治B.背离了传统儒家思想
C.领导集团日渐腐败D.追求财富的平均分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98年7月4日,张之洞与陈宝箴提议将科举考试分为三场,第一场考中国经济,以策论为文体;第二场考西方经济、技艺以及政治;第三场考四书五经。张之洞与陈宝箴的建议(     
A.强化了“中体西用”的思想B.带有一定经世致用色彩
C.推动了学堂选官制度形成D.凸显了西学的主导地位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4 . 据统计,列强在中国经营贸易的机构1882年为440家,1892年为579家,1913年达到3805家;在华贸易投资额,到1914年已达1.42亿美元。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中国通商口岸开放数量B.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C.世界工业发展水平D.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872年,在容闳的推动下,清廷派遣留学生之事得以实行,就有人批评留学生有西化的倾向,要求撤回留学生。1881年,清廷将所余94人分三批全部撤回。这一史实从本质上反映了(     
A.清廷难以引领近代教育的纵深发展B.表明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彻底失败
C.官僚群体天朝上国的观念根深蒂固D.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教育影响甚微
2023-09-22更新 | 363次组卷 | 19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19世纪70年代,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     
A.中外纠纷开始依据万国公法B.中国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开始介入朝廷外交D.近代外交观念已经影响中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湘军所用枪炮均购自西方。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创立,至1904年日可生产多种火炮、后膛装弹的步枪、地雷水雷,其下辖炼钢厂炼成好钢近千吨,还能自行轧钢。这表明洋务运动(     
A.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B.推动了军事近代化
C.促进了民族经济发展D.引领了社会的转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为镇压太平军,清政府允许地方官员以“厘金”的方式“就地筹饷”。据统计,至19世纪末,江西、安徽两地军饷,出于地丁者半,出于厘税者半;湖北、湖南两地军饷银,赖于旧有赋税者不过十之三 四,而借助厘金等税者,竟居十之六七。该现象(     
A.导致清政府赋税收入锐减B.有利于近代经济结构的转型
C.反映了晚清政治的近代化D.推动了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动
9 . 太平天国有两个革命纲领:一个深得民心者,显得落后:一个适应进步潮流者,又无法深入民心。这两个纲领是(     
A.B.
C.D.
2023-09-0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