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9 道试题
1 . 19世纪70年代,为应对台湾与新疆的边疆危机,清政府内部展开了一场关于“海防和塞防”的大讨论。如表为李鸿章和左宗棠在这场争论中的一些言论。据此可知,二者争论的根源在于(     
李鸿章况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复,则心腹之大患愈棘...则已经出塞及尚未出塞各军,似需略加复减.可撤则撤,可停则停。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
左宗棠现在用兵乏饷,指沿海各省协济为大宗.甘肃尤甚.若沿海各省因筹办防务急于自顾,纷纷请停缓协济,则西北有必用之兵,而东南无可指之饷,大局何以能支
A.东南与西北的危机程度不同B.海防与塞防的战略地位不同
C.清政府财政状况的窘迫D.李、左二人利益的冲突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在总结秦汉边地设置郡县得失的基础上,首创了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府州制度。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该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世袭其职,让其继续统辖本族人民,但必须由中央任命,同时取消了少数民族首领原有的“可汗”称号。羁縻府州赋税不上交中央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唐政府在上述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代表中央行使对羁縻府州的管理权,如安西、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各羁縻府州。都护由汉人担任,中央任命,不能世袭。唐王朝设置的羁縻府州遍布于东西南北各边疆民族地区,边疆的行政包括都护府、都督府、州、县四级,共约八百多个

——摘编自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材料二   清朝入主中原以后,继承了中国历史上传统的“羁縻政策”,在新疆表现得尤为明显。1762年,乾隆皇帝在统一了天山南北路以后,设伊犁将军,统辖全碰。在行政体制方面,清政府在新疆东部汉族人口较多的地区,实行州县制,其行政、司法、税收等制度均同于内地各省。在蒙古族、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中,实行“札萨克制”“伯克制”,册封或任命各族首领,由他们对本地区本民族人民直接进行统治,各项制度仍按旧俗。近代边疆危机迫使清政府对其边疆治理政策进行调整,188411月,清延正式批准新疆建省。新疆实行与内地一致的行政管理制度,取消原为伯克、阿訇所掌握的司法权,各级官府把恢复发展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作为重要职责,实力推行。1885年,孤悬东海的台湾继之建省,1907年,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改设行省。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唐代羁縻制度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晚清边疆治理制度变化,并说明其积极影响。
3 . 某次战争结束之际,《泰晤士报》称;“清帝国现今已完全颓废老朽……因而今日乃是结束处理清帝国最恰当之好时机,使之尽快归于欧洲各国共同占领。"该战争产生的后果包括(     
A.中国的社会形态开始变化B.列强获得投资办厂特权
C.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D.清廷成为“洋人的朝廷”
2023-08-26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据研究,开平煤矿面值100两的股票在1881年底投产时已涨至150两左右,上海电报局100两面额的股票在1882年突破了200两大关,上海机器织布局的股票价格也溢出原价的15%左右。这表明当时(     
A.经营形式创新推动民族工业发展B.民族资本主义迎来发展春天
C.洋务运动推行的阻力已完全消除D.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日益扩大
2023-08-15更新 | 199次组卷 | 26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872年,李鸿章委派朱其昂在上海成立了轮船招商局。招商局本着“愿与洋商争胜,不愿与华商角力”的原则,在极其艰苦、险恶的条件下同外轮展开激烈竞争。由此可知,轮船招商局的创建(     
A.加速了近代海军建设B.增强了民族工业生产能力
C.有利于维护国家利权D.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萌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73年,李鸿章札委唐廷枢任轮船招商局总办,重订“局规”和“章程”。“局规”规定:增招新股必须“集众商办”,重大事情应该“邀在股众人商议”,商董也有较大的发言权,可以联名请求更换商局总办。这些举措表明(     
A.清政府强化了洋务企业管理B.洋务企业积极迎合时代需求
C.官督商办不利于企业近代化D.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学者陈旭麓曾说过“没有权威与楷模的倡率,新的东西总是难以为人接受和仿效的。……它们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这说明(       
A.知识分子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化的进程B.洋务运动客观上有利于近代社会的转型
C.开明官员引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D.维新派有力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023-07-01更新 | 124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学情反馈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之时,清军装备了从欧洲进口和中国军工企业仿制的先进后膛枪炮,其中淮军装备最为精良,全部装备了毛瑟枪,另外还有当时最新式的速射炮和13响连发枪(重机枪的前身);清军的许多军官都接受过军校培训,弹药也很充足,一场战役打下来所消耗的子弹、炮弹往往比日本人多得多。倒是日本人往往因为弹药耗尽而撤退。清朝拥有铁甲舰5艘,日本3艘。定远、镇远两舰的排水量,都比日本最大的舰只还大一倍,日舰大口径火炮的数量也只及中国的一半。中国的主力舰平均中弹100多发还能安然返回,而日舰平国均中弹十几发就被打成重伤,甚至有两艘舰船在拖回途中沉没了。英国某权威人士评论说:“亚洲现在(19世纪后半期)是在三大强国的手中——俄国、英国和中国。”

——摘编自戚其章《甲午战争史》《晚清海军兴衰史》等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惨败的结局,使光绪皇帝痛感“若不变法图强,社稷难资保守”,而作为知识分子进京赶考的举人们则掀起“公车上书”运动,要求清廷拒和、练兵、迁都、变法。状元张骞则认为:“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中国)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另一方面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运动亦展开,他在《马关条约》签订前的1895年2月领导兴中会发动广州起义,主张推翻清朝,建立共和政体。

——摘编自孙克复、关捷《甲午中日陆战史》

材料三   《马关条约》成为列强“进一步掠夺物资财富来发展它的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新阶段的开始”。当时日本财政界名人井上曾说过:“在获得这个赔款以前,日本的财政官厅从未谈到过数万万元的大数字。国库收入仅达八千万日元。因此,三亿五千万日元巨款流入国内,在朝在野的人都认为是无尽的财富。国营也好,私营也好,在国外创办工厂,各方面都因此实行大大的扩张了。”

——摘编自[日]石井宽治《日本的对外战略(1853~1937年):帝国主义思想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关于清朝军事力量的观点并加以评价。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关条约》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新阶段的开始”的表现以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859年,洪仁玕向洪秀全条陈《资政新篇》。对于发展资本主义的各项措施,洪秀全大都表示赞同,但一些触犯到封建特权的条款,遭到了洪秀全以及太平天国诸多将领的强烈反对。这说明(       
A.太平天国指导思想走向僵化B.洪仁玕代表了资产阶级利益
C.太平天国内部矛盾异常尖锐D.太平天国政权具有阶级局限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洋务运动时期建立的吉林机器局是东北第一个近代军火工厂。1886年,英国传教士哲姆士在参观机器局设备后,不禁称赞说:“都由中国人装配管理,没有任何外国人协助,这足令那些自以为是的欧洲人感到惊奇!”材料说明了洋务运动(     
A.蕴含着一定的自主理念B.脱离了西方的技术依赖
C.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D.完成了军事工业近代化
2023-06-15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6月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