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8 道试题
1 . 1896年,沙俄逼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获得中东铁路修筑权;1897年底,沙俄悍然出兵占领旅顺和大连湾;1900年,沙俄又趁机把整个东北地区置于其直接控制之下,由此引发了日俄战争。结果沙俄战败,被迫把中国东北南满地区的权益让给日本,由此形成了日、俄势力分据中国东北的局面。由此可见,当时(     
A.列强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B.救亡图存成为共识
C.日本成为中国最大的外患D.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外交思想主要内容
19世纪40-50年代剿夷抚夷将英法视为传统的夷狄,先以武力“剿夷”,不敌之后再以议和“抚夷”,以“赏赐”的形式进行的割地赔款则是抚夷的必要手段
19世纪60-70年代商战抗夷“与各国通商宜以商战”“分洋商之利”“以商敌国”“寓兵于商”
19世纪80-90年代以夷制夷吸收欧洲均势外交思想,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相互制衡,如联德制法、联英制日、联俄制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晚清外交思想的演变。
3 . 晚清时期,中国不断遭受西方列强侵略,边疆地区出现了严重危机。下列选项相关史事发生的空间位置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A.清军将领冯子材在①收复新疆南北两路
B.中法战争后清政府在②建省加强管辖
C.日军在③偷袭了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
D.日军在④摧毁了北洋舰队基地
4 .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被迫接受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下列属于这一条约内容的是(     
A.开放五口通商B.鸦片贸易合法化C.承认朝鲜独立D.东郊民巷划定为使馆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派引进了西方的机器生产技术,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官办的军事工业。这些举措(     
A.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B.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保证了清朝政府财政收入D.维护了民族资产阶级利益
6 . 清代诗人杨昌浚有诗云:“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诗人称赞的是(     
A.曾国藩的湘军攻破天京B.邓世昌黄海海战壮烈殉国
C.左宗棠收复新疆D.冯子材取得了镇南关大捷
7 . 中国经受了列强多次侵犯,被迫签订了大量不平等条约。其中某个条约中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B.《黄埔条约》C.《马关条约》D.《越南条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列内容为某学者对近代某次事件特征的概述。该事件(     
以外部压力为启动力
以移植西方的资本主义生产技术为主要途径
以内外结合、新旧结合为基本方针
以土洋并举、以洋带土、以土养洋为模式
A.最早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B.沉重打击了清王朝专制统治
C.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积极尝试D.寄希望于未掌握实权的皇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876年京师同文馆制定的八年课程:前三年学习语文及西洋史地,第四年授以算学、代数,第五年为几何、三角、博物,第六年为实用重学、微积分、测量,第七年为化学、天文、地质矿务,第八年为政治、经济、国际法。该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西式教育普及B.全面学习西方文明
C.满足洋务运动的人才需求D.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式人才
10 . 1895年威海卫战役中,烟台以东清军归山东巡抚李秉衡节制,威海守御由李鸿章的淮军负责,彼此互不相干,而南方调来“勤王”之师又不听李秉衡调遣,这样就出现了威海孤军奋战,得不到援兵的奇怪现象。该现象反映(     
A.洋务运动破产的历史必然性B.政治改良难以实现救亡图存
C.中央权力下移影响历史发展D.阶级矛盾激化加剧民族危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