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太平军要求恢复汉族的衣冠服饰,但其并不反对满清的“衣冠之治”,士兵和官长、官阶不同的官长的服色和规格等出现明显的差异。这反映出(     
A.易服成为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手段B.太平军致力于打破传统等级秩序
C.民族矛盾激化影响社会习俗变迁D.农民阶级未摆脱自身阶级局限性
2024-03-21更新 | 9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艺术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适应性检测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865年清政府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最初计划以造船为主,因镇压人民需要,改造枪炮,造船成果极为有限。甲午战后因经费紧张,无力造船,船坞长期荒废,1905年将造船部单独划出,招商经营。由此可知,江南制造总局(       
A.随着洋务运动的破产而解体B.体现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C.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而设立D.折射出近代化过程举步维艰
2024-03-21更新 | 332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王尔敏《淮军志》里《淮军统将表》收录的432人中,除未知籍贯者80人外,明晰籍贯的352人中,安徽籍者有279人,约占80%,湖南籍者41人,约占12%,其余四川、江苏、直隶、贵州、江西、湖北、河南等多省乃至外籍(法国)者共29人,约占8%。这说明淮军(     
A.以安徽为主要战斗阵地B.带有较强的地缘色彩
C.得到安徽民众普遍支持D.以血缘为纽带而构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895年8月,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主要登载讨论洋务的文章,内容涉及铁路、工商、学校、兵制等。“报开两月,舆论渐明。初则骇之,继而渐知新法之益。”据此可知,《万国公报》(     
A.是政府宣传洋务的重要工具B.促成了戊戌变法的开展
C.宣传内容已为时人广泛接受D.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担当
5 . 下图为清代沿海与内地关税(包括常税与洋税)征收示意图。这主要反映出清代(     

A.国家关税主权遭到破坏B.全国统一市场尚未形成
C.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缩小D.沿海地区商品流通活跃
2024-02-27更新 | 449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西省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1883年,因西人(时称洋人)殴毙、殴伤国人未得相应惩处,大批广州民众冲入沙面租界,焚毁洋行楼宇多座。为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广东当局命广州西关千总罗祺组建西关“捷字营”,以保护沙面安全。据图文,可推知(     

A.中外民族矛盾已经无法调和B.晚清政权正走向半殖民地化
C.清廷已难以掌控地方人事权D.广州民众有朴素的爱国情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说:“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2024-01-25更新 | 116次组卷 | 133卷引用:2011届江西省师大附中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如下图是中国在1876—1880年间钢铁进口量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民间设厂限制的放宽B.清朝政府的国防建设
C.收回利权运动的推动D.列强侵华方式的转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洋务运动时期,轮船招商局仅在创立的头三年,“洋商少装客货,三年共约银493.3万余两。因与该局争衡,减少运价,三年共约银813.6万余两。”由此可见,洋务运动(       
A.有效实现了自强求富的战略目标
B.促使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壮大
C.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D.推动社会经济基础发生根本改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72年李鸿章向清廷上奏《试办招商轮船折》,申明“翼为中土开此风气,渐收利权”, “庶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至为洋人尽占,其关系于国计民生者,实非浅鲜”。这说明;他开办轮船招商局的目的是(     
A.通过经济手段维护国家利益B.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条件
C.突破“中体西用”思想限制D.践行实业救国的思想主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