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美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表面奉行中立政策,实际却站在日本一边。战前默认或怂恿日本发动战争,战争期间,美国作为中日两国的唯一调停者,一方面拒绝与欧洲国家联合调停,为日本继续发动战争减轻国际压力,另一方面劝说清政府接受日本的各项侵略要求,帮助日本实现发动战争的目的。美国这一行径旨在
A.贯彻“门户开放”政策B.巩固日美同盟关系
C.扩大侵华权益D.维护在华“势力范围”
2022-05-19更新 | 163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客观上说明清政府(  )
A.对列强的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B.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立场
C.外交政策正逐步接轨国际规则D.始终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主权
2022-03-15更新 | 278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周口商水县一中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3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这说明
A.没有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就没有新中国
B.战争改变了远东和世界的格局
C.战争是推进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D.战争促使中华民族反思与前进
2021-10-23更新 | 867次组卷 | 42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恩格斯在论及某场战争时说:“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恩格斯所说的“这次战争”的历史影响在于(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C.为中国思考制度变革提供了历史契机D.极大地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合法性
2021-04-16更新 | 259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4-2015学年河南实验中学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鸦片战争后,各国在华通商口岸设立工厂是非法的。1882年,美国曲解中法等条约中“工作”一词,声称包括美国在内的有约国人享有在华通商口岸“设立工厂”的权利,为清政府拒绝。列强最终取得在华设厂的合法权始于
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6 . 1840—1894年,资本在100000元以上的外资企业在中国有23家,设立时的资本总额为7631000元。1895-1913年增加到136家,设立时的资本总额为103153000元。外资企业在华激增的主要原因是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日益腐败B.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合法化
C.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突飞猛进D.晚清政府积极引进外国资本
2020-06-19更新 | 634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石约翰对《清季外交史料》中的“主权”二字进行统计,发现从1875年至1894年间,“主权”二字仅在每百页出现“一次”,而从甲午之后的1895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这反映出
A.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分水岭
B.晚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思想
C.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D.西方的“主权”思想已引入中国
2019-09-15更新 | 1288次组卷 | 42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九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恩格斯在1894年11月深刻地指出:“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给了古老的帝国以致命的打击。”然而,这场战争也毫无疑问地成为中国历史命运的分水岭。对“分水岭”含义理解正确的是,这场战争
A.加快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B.是中华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C.中断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彻底唤醒了“天朝上国”的迷梦
9 . 陈独秀《说国家》: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此时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作一国一国的,此疆彼界,各部相下。陈独秀在此强调了甲午战争
A.兴起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
B.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
C.导致了抗日救亡运动蓬勃
D.激化了中日两国的民族矛盾
2018-01-01更新 | 562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洛阳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10 .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中间跨越50多年,中国社会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真正的变化是从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开始的。得出上述结论的主要依据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
A.开始对军队进行西式改革
B.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的成效
C.实业救国已成为主要思潮
D.上层建筑变革提上历史日程
2017-12-07更新 | 509次组卷 | 21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