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952月,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承认朝鲜独立,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甲午战争的失败,深深刺痛了中国人因循守旧和麻木的神经,促成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普遍觉醒,更重要的是让当时中国的政治精英开始从制度层面进行觉醒和反思,走上了探索寻求“救亡”与“启蒙”之路……而当时的清政府因巨大的赔款使财政陷入严重的困境,它不得不在1895年颁发章程,奖励民营,从立法上奖励私人投资设厂。

——摘编自孙军《试论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1)根据材料一,指出《马关条约》中帝国主义侵华方式变化的表现,结合内容说明该条约造成的危害。
(2)根据材料二,分析《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2023-03-28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文德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清廷谕令各地广办地方团练,协助官府加以镇压。但团练的领袖也开始行使征税和司法等原本由地方官府牢牢掌握的“正式权力”。据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客观上(     
A.引起清朝政治权力变化B.导致中央政治机构异变
C.巩固清王朝的专制统治D.促进清政府与列强勾结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唐代、北宋三个时期南方、北方人口变化情况表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万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万户)占全国人口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材料二   明清时期,在农业领域积极引进高产作物,如玉米、马铃薯、花生,并扩大其耕种面积。同时出现农业作物的分区,农产品逐步向商品化模式发展。手工业领域包括的范围不仅日渐广泛,同时在各个行业的规模、数量、工具以及技术方面都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促进手工业领域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和手工业经济的发展,促使了当时商业领域的进一步繁荣,主要表现在市场规模的扩大、商品种类的增加、区域性商人群体的结盟以及白银的广泛使用等方面。另外,新兴商业城市以及商业化的市镇经济也逐渐兴起,并且开始出现区域性的商业中心,如松江、杭州等城市。

——摘编自姚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新思考》

材料三   十九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以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此后,中国于十九世纪后半期创建新式工业。当时,西方拼命地向中国推销纺织品和鸦片,而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的却是如当时洋务派所说的“机船矿路”。“机”主要指兵器,“船”主要指战船,“矿”主要指煤矿,“路”指铁路。为了制造“机”“船”,修筑铁路,钢铁的生产也突出出来。这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都是追赶时代的。可以说,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从封建统治集团分化出来的开明派部分地捕捉到时代脉搏。认识到这些基础产业和设施对中国“求强”“求富”的重要意义。

——董志凯《从“机船矿路”到“瓶颈产业”——中国百年投资结构之联想》


(1)提取材料一中的历史信息,据此信息说明唐宋时期的经济现象。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述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一时期中国工业化发展的特点。
2023-03-0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即便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也有体现时代发展潮流的活动。”“时代发展潮流”表现在(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B.既反封建也反侵略
C.后期提出《资政新篇》D.注重平均社会财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必须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以下企业体现这一求富思想的是(       
A.江南机器制造总局B.上海轮船招商局C.福州船政局D.天津机器局
2023-02-26更新 | 636次组卷 | 91卷引用:贵州省金沙中学2018-2019学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历史试题
6 . 《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先后分三次向俄法银行团、英德银行团以高额的利息借款3亿两白银。与此同时,列强还在中国大量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这些举措(     
A.便利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B.加速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消除了列强在中国的矛盾D.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90年起,张之洞为兴建汉阳铁厂,先后向英、德等国借贷,后又以大冶矿山作抵,向日本资本借贷;1897年,清政府与比利时签订《卢汉铁路比国借款续订详细合同》,借款450万英镑修建卢汉铁路。这些做法(     
A.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导致中国经济主权开始丧失
C.体现了洋务运动的求富思想D.引发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8 . 如表1875—1881年上海外国银行向左宗棠借款统计表(单位:万两库平银),据如表可推知(     
时间贷款者款额息率期限担保
1875.4怡和洋行100年息10.5%3闽海、粤海等海关收入
1875.4丽如银行200年息10.5%3各关洋税
1877.6汇丰银行500月息1.25%7各关洋税
1878.9汇丰银行175月息1.25%6各关洋税
1881.6汇丰银行400月息9.75%6陕甘藩库收入
合计1375
A.汉族官僚主导中国政治B.列强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
C.军用工业正在有序发展D.处理边疆危机成为清廷要务
2023-01-29更新 | 197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六)历史试卷
9 . 中日甲午战争后,社会上出现了“昔者不自知其为国,今见败于他国,乃始自知其为国也”的沉痛认识。因此,“国”的概念广泛兴起,“国权”“国民”“国耻”“国教” 等词汇成批地涌现,“中国”“中华”“华夏”等取代“大清”成为流行词。这说明甲午战争(     
A.使民族国家意识大为增强B.迫使清廷承认民族平等的原则
C.使民主共和观念迅速传播D.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2023-01-03更新 | 417次组卷 | 29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镇宁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部分清末新式企业设立新式学堂的统计表

学堂名称创办时间所属企业学堂名称创办时间所属企业
福建船政学堂1866福建船政局天津电报、水雷学堂1800天津机器局
操炮学堂1874灌制制造局广东黄埔鱼雷学堂1884广东黄埔鱼雷局
福州电报学堂1876福州电线局旅顺口鱼雷学堂1890旅顺口鱼雷局
天津电报学堂1880天津电报局湖北矿务局工程学堂1890湖北矿务工程局
广州西学馆1881广州机器局驾驶学堂清末轮船招商局
上海电报学堂1882上海电报局山海关铁路学堂1895津榆铁路公司
金陵同文电学馆1883金陵电报局四川机器学堂1907四川机器局
两广电报学堂1887两广电报局苏省铁路学堂1907苏省铁路有限公司
台湾电报学堂1890台湾电报局湖北铁路学堂1907川汉铁路局

——摘编自陈元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等


阅读上述材料,从中拟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主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表述清晰。)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