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天朝田亩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充分的革命性,“给资本主义萌芽开阔了发展的空间”。这一评价是基于《天朝田亩制度》(     
A.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顺应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
C.与《资政新篇》的主张异曲同工D.实现了农民阶级“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2022-11-12更新 | 339次组卷 | 58卷引用:黑龙江省绥滨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丑条约》B.《辛丑条约》、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辛丑条约》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运动
2022-11-03更新 | 1790次组卷 | 101卷引用:2011届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853年,清政府为筹措军饷、在扬州设局劝捐,按地亩多寡抽捐,同时向扬州附近米行抽捐,每米一石指钱五十文助钠,对华商征收商税。此后厘金制度逐渐遍行全国,代替了原先的国内常关(过境税)。厘金制度的逐步推厂
A.加剧了中国的殖民地化B.促进了中国外贸的繁荣进步
C.削弱了本国商品竞争力D.推动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清朝统治者打败了太平天国、捻军、西北分裂分子等本国的挑战者,如果不是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循前例,清王朝的统治也许还能延续。材料意在说明清朝灭亡的原因在于
A.清廷面对民族危机缺乏根本性变革B.农民起义的打击
C.地方势力膨胀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D.边疆危机的加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60年,容闳访问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并向干王洪仁玕提出了革新方案:如设立武备学校,培养有学识军官、建设善良政府、创立银行制度、颁定各级学校教育制度、设立各种实业学校等。容闲的这些设想当时受到洪仁玕的欢迎和认同,是因为这些理想
A.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建国思想B.契合了太平天国的现实情况
C.与洪仁玕的改革方案产生共鸣D.动摇了太平天国的陈旧观念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洪仁玕在1859年发表的《资政新篇》中概括地提出了强化中央集权、采用西方技术以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以及发展与西方列强友好关系的政策。洪仁玕所提出的开设现代银行、颁发专利权、建造铁路和轮船以及发展采矿业等建议表明,他对西方力量所在的若干因素抱着全心全意的、虽然认识很不全面的赞赏态度。这些建议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

——摘编自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纲》

材料二   发生在19世纪50年代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它动员了千百万农民群众纵横17个省份,攻克600多个城市,在中国南部广阔的土地上建立了政权,为推翻封建王朝、反抗外国侵略进行了长达10年之久的武装斗争。最终被国内的封建势力和国外的侵略势力镇压了。

——摘编自王武云《试析太平天国的对外政策》


(1)根据材料一,概括《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转变未能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太平天国革命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7 . “19世纪中叶,西方的影响虽然削弱了清王朝的权威,但是清王朝真正的权威危机是来源于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材料中“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是指中国家历史上的
A.雅克萨之战和戊戌变法B.秋收起义和洋务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D.义和团运动和戊戌变法
8 . 某位学者曾在其书中价某场运动:“揭开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革命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向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英勇的斗争。”该场运动为
A.三元里抗英B.辛亥革命C.太平天国运动D.五四运动
9 . 太平军入湘后,所到之处,与地方会党和其他反抗势力一起,以扫荡之势焚庙宇、砸神像、烧地契、毁祠堂。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
A.承担起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B.冲击了清朝固有的统治秩序
C.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过于绝对D.缺乏明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