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陆老师组织了一个有关太平天国运动两个文献《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课堂讨论。同学们讨论很热烈,但众说纷纭。现摘录以下四种说法,请你指出其中正确的
A.两者都突出了农民要求建立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社会的愿望B.都得到了真正的实施
C.两者都是太平天国的重要文献D.两者都顺应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
2 .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主张奖励民间开矿、制定火轮车、轮船及其他“器皿技艺”,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对穷人“宜令作工,以受所值”。其意在
A.发展资本主义经济B.维护广大民众利益
C.获取西方国家支持D.解决太平天国危机
3 . 太平天国领导人曾对在华的外国使节说“尔等如帮助满人,真是大错,但即令助之,亦是无用的”。“平定时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但)害人之物为禁”。这说明太平天国在外交上
A.对外国侵略的本质有了正确认识
B.主张自由贸易,不限制通商
C.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外交方针
D.奉行独立自主、反对侵略的外交政策
2019-11-14更新 | 269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4-2015学年河南襄城实验高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4 . 某学者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说:“(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平等的许诺……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下列最有可能导致“贫民失望”的是
A.金田起义仓促举事
B.《天朝田亩制度》流于空想
C.定都天京斗志松懈
D.《资政新篇》因故未能实行
2019-11-13更新 | 226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京城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从《天朝田亩制度》到《资政新篇》,体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进步倾向。但从内容上看,两者也存在共同的局限性,其表现有
①不能正确认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具有强烈的小农意识
③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④无法真正得到推广和实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6 . 1853年,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炸的地雷上……直接随之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而到了1862年夏,马克思在《中国纪事》一文中指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马克思的观点发生这样鲜明的变化,其根本原因是马克思认为
A.太平天国运动既不反对帝国主义也不反封建主义
B.太平天国与清政府是腐朽与丑恶的对立,两者无本质的区别
C.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停滞,未有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力量的必然产物
D.“革命”的太平天国之战,不过是屡见不鲜的改朝换代的新尝试
2019-08-23更新 | 202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6届河南林州一中高三假期练习02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预朝廷饷银的汇兑业务,1862年却准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总网络解决朝廷饷银的调度问题。这一变化反映出
A.票号成为清政府财政的支柱
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财政运作
C.洋务派开始控制国家金融体系
D.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
2019-01-30更新 | 4040次组卷 | 52卷引用:河南省许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
2019-01-30更新 | 4638次组卷 | 116卷引用:河南省友兰实验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间周考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这些年来,正是这个叛逆集团把大清帝国的统治推到了被颠覆的边缘”。然而,“这两兄弟”却“扮演了希腊战神阿伽门农和斯巴达王的角色”,“各种荣誉和官职像流星雨般落到他们头上”,“如此高贵的爵位一直是属于满族独享的荣耀,在满族人征服汉人以后,还没有把这种称号授给汉人的任何先例”。这段材料可以佐证(   
A.义和团运动的蓬勃发展B.选官制度发生重大改变
C.晚清中央集权危机出现D.“民族主义”的巨大作用
2019-01-30更新 | 101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6届河南信阳高中高三上第八次大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并定都在此,即“天国京师”之意,谓之“金陵小天堂”。1864年,天京被湘军攻破,“天京”改回“江宁府”。这一时期南京名称的变化,客观上反映出
A.洪秀全拥兵自重试图建立小朝廷B.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导致斗争失败
C.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引起清廷反扑D.江宁府更能体现南京的地域特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