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7 道试题
1 . 下表为19世纪末部分在华纱厂建立状况表据此可知
A.推动了棉纺领域近代化进程B.列强在华资本仅限于棉纺业
C.近代纱厂空间分布渐趋合理D.近代棉纺企业多元平等竞争
2 . 下表是1895~1898年11月西方列强在华修筑铁路的情况(单位:公里)。这一现象反映了西方列强
A.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深化B.联合对华进行经济投资
C.已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D.使中国沦为殖民地国家
3 . 一位晚清重臣认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并强调西北“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而后他作为西征统帅,维护了国家主权。他是
A.曾国藩B.丁汝昌C.左宗棠D.李鸿章
4 . 甲午战争期间,《纽约世界报》记者克里曼揭露日本旅顺大屠杀事实后,日本政府勾结美国的《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报社,大量发表有利于日本的文章,质疑克里曼的报道。清政府和媒体却在屠杀事件中集体保持沉默。这一差异本质上反映了
A.日美在侵华问题上相互勾结B.中日近代化程度差距巨大
C.清政府消极避战的军事策略D.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5 . 最能反映出帝国主义进行资本输出、分割世界要求的条约是
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20-07-0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试历史试题
6 . 《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条款是
A.增开通商口岸B.赔款白银两亿两
C.割台湾等地给日本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7 . 甲午战后,日本出版学术著作,向世界呈现日本人眼中的中日战争,证明日本遵守西方国际法并愿意接受西方文明,而中国是不遵守国际法的未文明开化的国家,其意图是
A.为“三国干涉还辽”正名B.证明其发动战争的合理性
C.展示明治维新的重要成果D.加入八国联军侵华的计划
8 . 下表是清政府一段时间税收统计表(单位:万两),其中工商杂税变化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C.中华民国的成立D.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9 .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不断变迁。观察如图所示物品,判断其最早应该出现于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时期
C.中日甲午战争后D.清末新政时期
2020-06-28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中学、嘉兴一中、效实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84年新疆建省后,哈密、吐鲁番、和田等地成立蚕桑局,指导蚕桑生产,到清末,新疆年产丝由过去的30万斤,增加到70万斤。由英俄商人贩茧出国的,每年达到150万斤左右。这一现象
A.推动了新疆的工业化进程B.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C.体现了政府重视边疆开发D.反映了自然经济的破产
2020-06-25更新 | 634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0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