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00年1月清廷颁布了一道有关处理教案的上谕。在这道上谕中,清廷要求地方督抚慎重处理各地教案,不可将反对洋教者一概“目为会匪”,“良莠不分”……地方官在处理此等民教案件时,应该“只问其为匪与否,肇衅与否,不论其会不会、教不教”。由此可知,清政府
A.试图操纵和利用反帝势力B.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积极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D.谋求联合绞杀义和团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人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代表民族情感,但不代表时代的脚步,不是民族觉醒,但促进了民族觉醒。作为一场爱国运动,其植根于经济的保守意识,抵御外侮的愿望同陈旧的天朝观念和华夷之见连在一起……由救国而误国是一种悲剧。”材料所说运动
A.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达到了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促进当时人民的思想解放D.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2022-01-22更新 | 805次组卷 | 33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模拟(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1900年,义和团运动在天津地区达到高潮。当时“(天津)官勿论大小,民勿论男妇,大概信之者十之八,不信者十之二”。人们便“喜相告曰:扫平洋人,扶持中国,在此一举”。由此可知,义和团运动
A.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B.是一场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C.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D.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4 . “这一运动使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胜的。”这一运动
A.成功推翻清政府的统治B.充分反映了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
C.标志近代民族意识觉醒D.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甲午中日战争后,几乎每一个西方国家都认为“可以安然瓜分这个民族的国家”,但是义和团 运动以后,列强深感“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须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转而 倡言“保全中国”,妄图实现“以华制华”的目的。这反映了义和团运动
A.促使列强对华政策发生了改变B.“扶清灭洋” 口号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C.阻止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步伐D.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义和团运动期间,《清议报》发表了一系列的专文∶"……有志者乘其(义和团运动)机而导之以国民之义务……那么可望20世纪之中国将'张自由之旗鼓''夺回自由之民权''扫专制之颓风''开共和之善政'。"由此可知,义和团运动
A.改良了中国政治体制B.有利于民主思想发展
C.提倡民主与自由思想D.挽救了清王朝的统治
2021-03-31更新 | 611次组卷 | 8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部四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鲜明的旗帜在运动中往往能起到导向作用。与义和团运动有关的旗帜是
A.B.
C.D.
2021-03-18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西四旗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中国近代某次事件之后,外国列强认识到,任何国家“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该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戊戌维新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9 . 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的基督教狂热和义和团的反基督教狂热,“文化方向似乎相反,制度土壤却大体一致。太平天国封王,义和团奉旨造反”,大闹京师,不仅反“洋教”,而且对戊戌维新反攻倒算。该学者意在说明
A.两者在本质上都不利于现代化B.义和团盲目排外愚昧无知
C.二者都是西学在中国的异化D.太平天国推动了文化更替
10 .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反抗外来侵略B.推翻清朝统治
C.掀起民主革命D.寻求救国之路
2020-08-07更新 | 767次组卷 | 54卷引用:【市级联考】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