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肇端于山东地区零星发生的民教冲突,从1899年起像脱缰的野马一样迅速发展,演变为一股席卷整个北中国的排外浪潮。这股浪潮(     
A.阻止了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B.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C.使列强认识到“瓜分一事,实为下策”D.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致使民族危机不断加剧。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在反洋教斗争中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该运动(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色彩B.粉碎列强瓜分中国企图
C.深受西方宗教思想影响D.加速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近代以来,随着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拯救民族危亡的任务亟须被解决。在中国进入饱经磨难的时期时,某场运动使外国列强认识到,任何国家“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场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维新变法D.义和团运动
4 . 对于外来文化,各国应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既反对照搬照抄,也反对全盘否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汉时期,佛教刚刚传入,羽翼未丰,还只是道教的附庸。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长期战乱,各族统治者的有意识提倡,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理论为生死问题提供了一种解答,颇能满足士大夫的心理需求,加上其与玄学有相通之处,故佛学传播渐广。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它深刻影响着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

——摘编自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   这些西方传教士所带来的自然科学知识因受神学的限制,不可能是西方最先进的近代科学成就。但这些对当时的中国学者来说毕竟是新鲜的,必然会对他们某些传统的观念和认识产生冲击,使他们的视野有所开阔。由于当时统治上层的保守,其中有用的知识并未被推广。再者,关注这些知识的还只是一些对自然科学有兴趣的开明学者,范围还相当狭小,因而,这些自然知识的实际社会作用也是有限的。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下册

材料三   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谓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拳匪运动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证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到自强、变法、反动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这个方案的伟大与中山先生的少年环境是有极大关系的。

——根据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佛学在魏晋南北朝的中国传播渐广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唐朝韩愈面对佛教的冲击而作出的回应。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清之际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中国影响有限的原因。结合所学,列举明清时期外国传教士在科技方面开阔中国学者视野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拳匪运动”的名称,并说明它的“惨败是极自然的”原因。
2023-05-24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5月统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日本人佐原笃介在《拳事杂记》中记载了近代某历史事件中一份代拟“和约”的内容,其中“和约”款项包括:“一、各国前所索赔款,一概作废。二、各国应偿中国兵费四百兆。……二十五、凡货物运往外国者,亦须加倍收税。”据此可推知该事件(     
A.体现了强烈爱国倾向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领导阶级为地主阶级D.推动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
2023-05-23更新 | 2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2023届高三5月模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阴影部分为近代一场运动的主要活动区域。这场运动(     
A.缘于《辛丑条约》激化了民族矛盾
B.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还处于感性阶段
C.寄希望于未完全掌握实权的光绪帝
D.使清政府政治和权力结构开始改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有人这样描述1900年进入北京的义和团:“(几万人)拿着他们的引魂幡、混天大旗、雷火扇阴阳瓶、九连环、如意钩、火牌、飞剑及其他法宝,仅杀了一个德国公使,连东交民巷的公使馆都攻不破。”由此可知,此人(     
A.认同义和团员朴素的爱国情怀B.谴责义和团的盲目排外
C.对义和团的发展规模强烈不满D.质疑义和团的作战方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00年春夏间,义和团运动席卷中国北方数省。为阻止这场反帝爱国运动蔓延至自己的辖区,东南地区的官僚买办等势力在列强的诱致下,以“保全疆土”为幌子,达成所谓“互保”意向,这就是近代历史上的“东南互保”。这说明,“东南互保”(     
A.遏制了列强在华扩张的势头B.瓦解了清政府的中央集权体制
C.导致地方实力派与朝廷对抗D.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梁启超评论一史事,“实政府与民间之合体也,而其所向之鹄各异。民间全出于公,愚而无谋,君子怜之;政府全出于私,悖天不道,普天嫉之”。该史事是(     
A.太平天国运动B.台湾武装抗日斗争
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
2022-09-29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6月统测(二)历史试题
10 . 搜集材料开展主题研究是重要的历史学习方法之一。图是某班学生搜集的图片资料,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A.反对专制统治B.反抗外来侵略C.探索革命道路D.学习西方制度
2022-04-09更新 | 19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舟山市舟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考考前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