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1 .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分子狂叫要瓜分中国,纷纷来华争夺势力范围。20世纪初,它们放弃直接瓜分中国的罪恶企图,实行“以华治华”。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军民的强烈反抗B.列强之间矛盾的加剧
C.满清政府的日益腐朽D.广大殖民地独立的开展
2022-04-18更新 | 26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北名校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义和团在山东兴起不久,先后提出“助清灭洋”“兴清灭洋”等口号,到1899年底,又打出了“扶清灭洋”的旗帜。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A.具有强烈的爱国倾向B.受到清政府招抚利用
C.遭到列强的大力镇压D.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肇端于山东地区零星发生的民教冲突,从1899年起像脱缰的野马一样迅速发展,演变为一股席卷整个北中国的排外浪潮。这股浪潮(     
A.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C.阻止了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甲午中日战争后,几乎每一个西方国家都认为“可以安然瓜分这个民族的国家”,但是义和团运动后,列强深感“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须小心谨慎”、“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一变化是因为义和团运动
A.阻止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B.有效维护了清政府的统治
C.推动中国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D.展现了中国人的斗争精神
2022-02-19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03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老舍在《我的母亲》中写道:“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这里的“鬼子”是指
A.英国军队B.英法联军C.八国联军D.日本军队
2022-02-17更新 | 1946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周口恒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中国近代大事年表(部分)。据此可知
时间1840~1842年1865~1878年1894~1895年1900年
战争鸦片战争阿古柏侵占新疆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事件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台湾民众反割台斗争义和团反帝运动
A.清廷已失去对地方的控制B.帝国主义对华威胁日益加深
C.中国已经完全沦为殖民地D.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这句话强调了义和团运动(   
A.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精神B.比洋务派和改良派更激进
C.无法超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D.与以往农民运动没有区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于1900年8月12日说他“同情中国人”,11月23日更公开宣称他“也是一个义和团员”,“无论何时都站在义和团一边,义和团是爱国者”。马克·吐温上述自论的主要依据是义和团运动
A.主张学习西方B.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C.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9 . 有学者评价近代某一运动:民族危机成为一种凝聚力,它引导了散漫小生产者,使旧的社会力量中深沉蕴藏着的民族斗争精神喷薄而出,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意识通过正义的行动表现了自己的活力。这一运动
A.体现了农民反封建愿望B.标志着中华民族精神的觉醒
C.收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D.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
10 . 一位同学在进行学习中国近代某一历史事件时,做了以下笔记:“它表现了被侵略者对于侵略者郁积已久的愤怒。”“包含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抵抗。”“包含着旧式小农和手工业者因自然经济分解而蒙受的痛苦。”该事件
A.说明了基层民众已形成了近代民族主义意识
B.彰显了先进中国人积极寻求救国真理的愿望
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势力
D.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2022-01-05更新 | 541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六完全学校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