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义和团揭帖写道:“焚黄表,生香烟,请来各洞众神仙……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德哭连连。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义和团这种狂热情绪主要来自
A.朴素的爱国热情
B.对社会矛盾的科学分析
C.知识分子的宣传
D.对清朝政府的正确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据记载,在义和团运动时期,一个知识分子在路上遇到义和团,因身边带有铅笔一支,洋纸一张,便被义和团乱刀拿下。还有一家因有一根火柴,结果一家八口全部被义和团战士杀害。”这反映了义和团                                                  
A.滥杀无辜百姓B.反对一切文化
C.极端排外情结D.维护传统社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百度对“近代化”词条的解释为: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上的理性化。下列主张与近代化理念背道而驰的是(   
①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②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坎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③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
④立宪政体,取决公论;上下议院,实为行政之本
⑤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A.①②B.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③⑤
2016-11-27更新 | 103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南益阳市第六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4 .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禁烟运动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D.文化大革命
5 . 据记载,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我们对这段记载的正确认识应该是
A.不符合史实,有杜撰嫌疑
B.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必然导致极端排外
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可能造成过分仇洋、盲目排外
D.是地主阶级在诬蔑诽谤
6 . 有学者认为,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的民众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在某种意义上是固有的爱国主义的表现。这一看法
A.否定了农民反帝爱国运动的作用
B.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较为客观
C.主要强调清政府在运动中的作用
D.忽视了当时阶级矛盾的客观存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当西方被定性为侵略者和剥削者(魔鬼般的西方)时,义和团对西方的反抗使中国的爱国者深感满足,并被冠以赞美之词。然而,当西方被看成是现代生活的源泉(天使般的西方)时,义和团那种毁坏西方电报电话设施、铁路和汽船的行为,则往往成为造成严重困境的缘由而遭到严厉的谴责。”上述材料体现的史观有
A.革命史观、全球史观
B.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
C.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
D.全球史观、文明史观
2016-11-27更新 | 287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陈旭麓先生指出:“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符合材料中两种“爱国主义”定义的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B.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
C.维新变法和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和维新变法
10 . 20世纪初,中国出现“文明排外”的思想。其直接原因是
A.对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的反思B.对西方列强侵略的认识逐渐全面
C.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D.新文化运动中民主思想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