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庚子记事》中记载:“若纸烟,若小眼镜,甚至洋伞、洋袜,用者辄置极刑。曾有学生六人仓皇避乱,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途遇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这一记载
A.赞颂义和团视死如归
B.体现义和团反侵略的决心
C.是文人诽谤农民阶级
D.反映了义和团的盲目排外
2 . “若纸烟,若小眼镜……用者辄置极刑。罗稷臣星使之弟熙禄,自河南赴津,有洋书两箱……途次被匪(指义和团)系于树下,过者辄斫……一仆自言相从多年,主人并非二毛(指说洋话、用洋货的人),亦为所杀。”材料主要反映了
A.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义和团
B.中外民族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
C.义和团运动是反帝爱国的运动
D.义和团运动具有盲目排外的倾向
3 . 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由此可知,义和团运动
A.坚决捍卫了民族尊严
B.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C.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
D.具有盲目的排外性
2017-12-13更新 | 195次组卷 | 19卷引用:课时11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与辛亥革命-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我国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学术语境和精神气候,如“五四”时期的“反传统——启蒙”,再如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反帝——救亡”……。据此判断,“五四”时期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处于主导地位的核心词最有可能是
A.迷信落后B.爱国进步C.救亡图存D.正义理性
5 . 蔡元培在1916年说:“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在此蔡元培认为,义和团运动
A.与现代化进程相悖
B.主要由阶级矛盾引起
C.是维新变法的继续
D.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2017-12-02更新 | 296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届湖南湘中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认为:“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拳匪的失败是极自然的。”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A.革命任务不明确
B.指导思想不科学
C.革命目标不清晰
D.具有空想性
2017-12-01更新 | 352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南省新化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陈旭麓先生指出:“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材料中所说的后一种“爱国主义”的典型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清末新政D.辛亥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国民收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水平。阅读1850—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表,对下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年份1850年1887年1914年1936年1949年
人口数(千人)414699377636455243510789541670
人均收入(元)43.835.941.2250.5134.98

A.1850-1887年人均收入降低与西方侵略、太平天国运动有关
B.1887-1914年人均收入增加与义和团运动抵制外国侵略有关
C.1914-1936年人均收入增加与民国成立、一战爆发有关
D.1936-1949年人均收入降低与日军侵华、官僚资本膨胀有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庚子西狩丛谈》记述:“先是直境义和团纷起,群信为天神下降。盖民间感于历来国耻,及各处教堂教士之蛮横,排外之心甚热,亟愿合心并力以一雪其夙愤,以故邑中有识士绅,亦洋洋乐道其事。”在此作者强调的是
A.义和团发展壮大的社会基础
B.统治危机加深促进了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C.义和团扶清灭洋的时代局限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义和团运动的关联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义和团的传单中写道“……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应把鬼子都杀掉……”。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映了三次工业革命成果被应用到中国
B.反映了中华民族与封建主义矛盾的激化
C.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平和性
D.说明了义和团不能正确区分外来侵略和近代文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