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义和团运动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植根于自然经济的保守意识连在一起,这种矛盾显示了一场正义的反帝群众运动中落后的封建主义内容。这场运动(     
A.大大促进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C.缘于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阻止了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己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与瓦德西观点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D.辛亥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义和团在《只因鬼子闹中原》的揭帖中写道“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对于义和团揭帖分析错误的(     
A.存在明显盲目排外行为B.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
C.反映先进生产力的要求D.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2023-02-03更新 | 118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新课改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义和团运动兴起后,活动范围集中在京津及其附近地区(图所示)。据此可知,当时(     

A.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挑战B.列强扩大了对华资本输出
C.京津地区的思想最为保守D.义和团旨在推翻清廷统治
2023-01-11更新 | 18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孙中山评价义和团运动:“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孙中山的这一评价说明义和团运动
A.促使列强改变了对华政策B.延长了清政府的腐败统治
C.使中国民族意识普遍觉醒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据专家统计,1900至1911年的十余年间,全国各地先后发生民变1300余起。如图。这些斗争反映了(     
A.民族矛盾空前激化B.三民主义深入人心
C.阶级矛盾空前激化D.同盟会的领导作用
7 . 挽救危亡的斗争
(一)戊戌维新运动
背景
(1)政治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________》,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经济基础:19世纪末,________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3)阶级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的壮大。
(4)思想基础:维新思想得到进一步的传播。
过程

结果:运动失败。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________外,全部被废止。
影响
(1)政治:一定程度上冲击了________
(2)经济:推动中国________的发展。
(3)思想:推动________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失败的原因(阅读下列材料)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
——《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思考:据材料分析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1)原因:________
(2)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二)义和团运动
背景
(1)《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________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2)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
(3)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
兴起:山东民众以“________”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蔓延到山东、直隶很多州县农村。
当地官员的态度:先后担任山东巡抚的毓贤、袁世凯等,对义和团采取________的举措。
八国联军的镇压:各国公使要求清政府取缔义和团。
(1)1900年5月28日,英、美、法、德、俄、日、奥匈、意八国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
(2)慈禧太后采用“________”义和团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控制利用。
评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掀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义和团揭帖

材料二   义和团运动是顽强而英勇的反帝国主义的斗争……是一次自发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翦伯赞《义和团》


思考: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
(1)进步性
________
②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迫使列强改变瓜分中国的侵略计划。
(2)局限性
________
②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三)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
(1)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
(2)经过
①1900年6月10日,英国海军中将________率领第一批联军从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发,在________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顽强阻击。
②6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向天津进犯,义和团和清军奋起投入________保卫战。
③6月21日,慈禧太后作出向各国“宣战”的决定。7月14日,天津陷落。8月中旬,________失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
④义和团运动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3)罪行
①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继续派兵攻城略地,扩大征伐,在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
________军队趁机侵占中国东北。
(4)结果:慈禧太后发布铲除义和团的谕旨,并指定庆亲王奕劻与李鸿章为全权代表与列强议和。
《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1)签约: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与组成联军的8国及________________、比3国共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2)内容
①惩办“________”,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
②向各国赔款白银________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约9.82亿两。
③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________,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④拆除________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________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
⑤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
(3)性质:《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
(4)影响
①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
②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③在北京设立的“________”,实际成为“国中之国”。
④《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知识补遗:
东南互保的影响
(1)表现了东南地区当权的官员与西方列强合作抵制义和团的意向。
(2)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江南地区的稳定。
(3)表明中央权威下降和地方势力的扩张,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4)维护了列强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
(5)阻碍了东南各省人民反帝斗争运动的发展。
2022-09-2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11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与辛亥革命-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同治八年(1869),山东冠县梨园屯教民在传教士的怂恿下,分割了本村玉皇庙及附属义学公产,教民在分得部分地产后,随即转让给传教士修建教堂。这引发非教民一方的强烈抵制,展开了长达近30年的诉讼和斗争,这就是“梨园屯教案”。在此事件中,传教士不仅怂恿教民,还胁迫或勾结地方官员,因此获得官府的偏袒而占据上风。材料说明(     
A.西方教会势力扩张激发了义和团运动B.中外民族矛盾开始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C.地方官员偏袒传教士体现清政府腐败D.列强瓜分中国导致传教活动性质变化
9 . 湘军等新式武装的出现折射出晚清某些领域的统治危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湘军在营以上精心建置了分统、统领和大帅,分别由曾国藩信任的助手任职,他们多数是取得低级文官功名的人。曾国藩强调军队质量甚于数量。湘军对兵员的征募、训练和纪律以及按照儒教治军等的高度重视,使它独具特色。一个普通湘军士兵的薪饷为绿营军最高级别士兵的两倍左右;基于减少贪污和维持斗志的考量,湘军对高级官员更加不吝惜恩赏。曾国藩的私人幕僚和将官班底成为输送行政干才的温床;其中涌现出许多一流的地方官员,他们在19世纪60年代后的一段时间里控制着清政府的军政大权。

——摘编自[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二   在清代早期和中期,政府高度集权化,朝廷决定着各省的政策;而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后,中央政府发现有必要与外省大员磋商国是,听取他们的意见。北京的衙门时常征求地方官员的意见,以争取他们支持自己的立场;势力强大的巡抚和总督时时会摆脱中央政府而自行其是,比如在1898年“百日维新”之后,两江总督刘坤一便激烈地反对皇太后“废黜”皇帝;在1900年的义和团事件期间,东南诸省当局拒绝服从慈禧支持义和团的命令,而单独与外国列强缔结了协议,以求“互保”。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曾国藩缔造的湘军的特点及对清朝统治的影响。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政府统治危机的表现。
2022-07-07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选择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义和团运动是在反洋教的斗争中兴起的。这场运动
①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
②有效地阻止了中国滑向半殖民地深渊
③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
④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