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义和团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严格说来,它与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两个教国方案是背道而驰的。他意在强调义和团运动
A.推动了清王朝近代化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
C.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D.盲目排外不利中国社会转型
2 . 中国近代某次事件之后,西方列强认识到,任何国家“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该事件是
A.甲午中日战争B.戊戌维新运动C.义和团运动D.太平天国运动
2022-01-19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00年6月,慈禧太后以光绪的名义向十一国宣战,邮政大臣盛宣怀却下令将发至各地的召集义和团民及宣战诏书扣押,两广总督李鸿章等则策划“东南互保”。由此可知
A.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朝廷B.义和团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
C.地方督抚摆脱了中央节制D.外交近代化取得了重大突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作为一场农民运动,义和团运动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国际政治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义和团运动的“成功之处”在于
A.迫使列强放弃瓜分政策B.引起清廷权力结构变化
C.顺应反帝反封历史潮流D.推动民主革命思潮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义和团被帝国主义勾结清政府剿杀于血泊之中。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导致了清廷媚外虐民面目的充分暴露,使中国人民对清廷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更多的人走上了反清的革命道路。对该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B.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由此兴起
D.义和团运动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发展
2021-09-26更新 | 211次组卷 | 44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列图片的内容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     
“致远”号撞向敌舰刘永福与台湾军民誓师抗日义和团战士

A.反抗外来侵略B.寻求救国之路
C.从事民主革命D.推翻清朝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清末仲芳氏在日记《庚子记事》中记载:其多似乡愚务农之人,既无为首之人调遣,又无锋利器械;且是自备资斧,所食不过小米饭玉米面而已。既不图名,又不为利,奋不顾身,置性命于战场,不约而同,万众一心;况只仇杀洋人与奉教之人,并不伤害良民;以此而论,似是仗义。该记载反映了近代哪一斗争运动?
A.三元里抗英B.义和团运动C.反割台斗争D.太平天国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蔡锷集·军国民篇》中曾这样写道∶"甲午一役以后,中国人士不欲为亡国之民者,群起以呼啸叫号,发鼓击锤,声撼大地。……未几有戊戌变法自强之举,此振兴之自上者也。逾年有长江一带之骚动,此奋起自下者也。同时有北方诸省之乱,此受外族之凭陵,忍之无可忍,乃轰然而爆发者也。"这说明
A.甲午战争引发了戊戌变法运动B.当时中国社会政局比较动荡
C.义和团运动是自下而上的斗争D.中国人的民族意识逐渐增强
2021-03-01更新 | 1090次组卷 | 14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庆阳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人说清朝表面上亡于1912年,实际上亡于1900年,这句话体现在
①镇压义和团运动   ②在北京设使馆区
③惩办“首祸诸臣”   ④张之洞、刘坤一等东南各省督抚与列强签订《东南保护条约》等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这一运动使外国殖民者心头-……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胜的。”这一运动
A.成功推翻清政府的统治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C.标志近代民族意识觉醒D.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