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清朝某农民起义布告称:“我大清臣民皆忠孝之人,谁敢信奉夷狄之教。今洋人……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割台湾,……竟欲瓜分中国。”这次起义应该最早发生在( )
A.1851年B.1864年C.1890年D.1898年
2020-03-0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市特区高级中学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义和团运动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互保的区域实际上包括了十三省。这一现象表明
A.清朝君主专制走向终结B.湘淮官僚集团迅速崛起
C.清朝中央权威严重受挫D.军阀割据局面初步形成
2020-01-17更新 | 815次组卷 | 18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兵团第一师第二高级中学等2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这一运动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胜的。”这体现了
A.辛亥革命影响的普遍性B.义和团运动影响的深刻性
C.五四运动影响的国际性D.太平天国运动影响的震撼性
2020-01-10更新 | 299次组卷 | 32卷引用:新疆伊犁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A.平均分配土地B.产品上交国库C.发展资本主义D.兴办学校教育
2019-12-11更新 | 283次组卷 | 74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义和团采用刀枪不入的理念和简单易行的降神附体仪式,借以吸引民众以推动其广泛传播。这说明义和团(     )
A.盲目排斥近代科技B.缺乏科学革命理论C.忽视政权组织建设D.没有形成统一领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要灭亡中国;《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扶植清政府,又重新实行“以华治华”的策略,导致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
B.义和团运动对列强的打击
C.帝国主义力量的相对削弱
D.帝国主义列强间的矛盾激化
7 . 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人’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抚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健康,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中
B.新文化运动中
C.辛亥革命中
D.义和团运动中
2019-01-30更新 | 603次组卷 | 36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018·全国·一模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历史虚无主义政治上的表现主要是“否定革命论”,贬低革命对于中国现代化的解放意义,认为革命完全是破坏性的和错误的;认为“五四”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是错误的,偏离了“以英美为师”的“近代文明的主流”;史学上的表现如“侵略有功论”,认为帝国主义侵略是西方各国送给中国的近代文明礼物,鼓吹中国的现代化应该通过追随殖民帝国来完成;再如“人物重评说”,对历史人物进行翻案式的重新评价,盲目和错误地使用逆向推理对一些历史人物进行颠覆式的重新解读,贬损孙中山、毛泽东、鲁迅等人的历史功绩,而对慈禧、李鸿章等人进行“去阶级化”,并大肆颂扬。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选取一个角度对材料观点进行分析论证。(角度选取要正确,论证要充分合理,表达清楚完整)

2018-04-23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州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列文字材料反映的近代反侵略斗争,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②“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③“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④“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③①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