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1912年3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时提出: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必须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提出这一要求的目的是(     
A.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B.防止袁世凯独揽大权
C.传播民主共和的观念D.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
2023-01-03更新 | 204次组卷 | 15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满洲里远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2 . 按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要求,内阁总理的人选由总统提名,但总理一经由议院通过后,全部内阁阁员应由总理自行遴选。而首任内阁总理唐绍仪的内阁阁员都是经过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指定或同意的。这表明当时(     
A.三权分立原则遭到了破坏B.总统独揽国家行政大权
C.政治民主化进程面临挑战D.政党政治已经名存实亡
2023-10-12更新 | 197次组卷 | 7卷引用:内蒙古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1911年10月11日,湖北军政府在武昌成立,随后颁布《鄂州约法》,其中规定“湖北军政府当局以都督与其任命的政务委员和议会及法司机关构成之”“都督代表湖北军政府当局,总揽政务”“议会由民众于人民中选举议员组织之”“法司机关由都督任命之法官组成,依法审判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这表明湖北军政府(     
A.开始引进西方民主政体B.落实了三民主义的要求
C.保障了武昌起义的成功D.尝试民主共和政权建设
2023-10-20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包头铁路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1911年12月29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在南京召开。与会人员中有来自全国17个省的代表,根据选举规则,每个省份只有1张选票,一共17张选票。最终,孙中山获得16票。这说明(     
A.结束封建专制统治是大势所趋B.民国政府借鉴西方文官制度
C.各界期盼民主共和能尽快实现D.孙中山具有较高的政治声望
2023-07-0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武昌起义后,各省代表通过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明确实行总统制;1912年2月14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3月8日,参议院表决通过《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内阁制。联系其目的思考,这一改变的缺陷是
A.仿效法国,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B.时间仓促,缺乏舆论上的准备
C.脱离群众,无法获得广泛支持
D.因人设法,损害了宪法的权威
2017-12-13更新 | 370次组卷 | 24卷引用: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直接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下列措施能够体现这一目的的是
A.确立主权在民的原则B.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
C.规定国民享有的权利D.明确实行责任内阁制
2019-12-03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曾经有这样一首歌:“亚东开化中国早,楫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它体现了当时中国人最迫切的追求是
A.独立富强B.民主科学C.救亡图存D.民主共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