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1912年2月16日,英国《泰晤士报》发表了这样一篇评论:“在这样的国家里,是否能够突然用一个同东方概念和传统格格不入的共和国政府形式,来代替君主政体?中国,总之就是这个中国,决心要这样做。中国已经高高兴兴地着手做这样伟大的事情。”材料表明
A.英国不赞同中国实行共和政体B.英国对两种政体的衔接有疑虑
C.当时中国共和理念已深入人心D.英国十分惋惜晚清政府的失败
2 . 《孙中山全集》中提到:“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文件(     
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D.《修正大总统选举法》
2022-10-31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南新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3 . 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至于政府之组织,有总统制,有内阁制之分。法国则内阁制度,美国则总统制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的是
A.责任内阁制
B.君主立宪制
C.总统共和制
D.专制君主制
2019-11-04更新 | 563次组卷 | 20卷引用:海南省东方市琼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歌曲《始业式》唱道:“学堂今朝开校,清晨起床早。同学依然济济,殷勤相问好。国旗五色飘飘,旭日正相照。从兹进步愈速,知识日增高。”以上歌词描绘的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维新变法时期
D.中华民国初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A.民族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族独立
6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的直接目的是(     
A.维护共和政体B.发展资本主义C.防止个人独裁D.确保三权分立
2023-12-09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海南白沙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