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真相画报》创刊于1912年6月5日,在第3期上刊登了漫画《过渡时代之新民国》。如图,画面中近处两只船正驶向“完全共和”的彼岸。左边船上的人齐心协力满帆前行;右边的船上两位掌舵者在闹“意见”,其他人正焦急地看着他俩,船就要被“外患”的恶浪吞没。这幅漫画主要想说明(     
A.中华民国国际处境危险B.民众对中华民国不看好
C.希望国人团结共御外辱D.民主共和艰难曲折发展
2 .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指出,“男女本非悬殊,平等大公,心同此理……女子将来有参政权,盖所必至。”之后,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女子有参政权的议案。此后,女子参政团体纷纷出现。这说明辛亥革命
A.改变了女性受歧视的地位B.开启了中国妇女解放先河
C.有利于扩大政治统治基础D.使男女平权得到真正实现
2021-05-21更新 | 1130次组卷 | 23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它所彰显的政治意义是
A.否定君主专制政体B.否定了儒表法里治国思想
C.确立君主立宪政体D.断绝了袁世凯称帝的梦想
4 . 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而“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在
A.主权在民和三权分立代替了君主专制B.建立公务员制度代替了贵族世袭官制
C.开始用考试选拔官吏代替了科举制度D.以法律法规取代乡规民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1912年2月16日,英国《泰晤士报》发表了这样一篇评论:“在这样的国家里,是否能够突然用一个同东方概念和传统格格不入的共和国政府形式,来代替君主政体?中国,总之就是这个中国,决心要这样做。中国已经高高兴兴地着手做这样伟大的事情。”材料表明
A.英国不赞同中国实行共和政体B.英国对两种政体的衔接有疑虑
C.当时中国共和理念已深入人心D.英国十分惋惜晚清政府的失败
7 . 中华民国成立伊始,南京临时政府就发表《告各友邦书》,明确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这表明辛亥革命
A.得到了帝国主义的支持B.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C.彻底推翻了封建主义D.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8 .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创举”是指
A.辛亥革命爆发B.清朝统治覆灭
C.中华民国成立D.颁布首部宪法
9 . 1912年初,南京传唱着这样一首歌“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根据当时的情景,歌词中的“旧邦新造”是指
A.清政府实行“新政”
B.武昌起义爆发
C.新文化运动兴起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12年1月2日,孙中山宣布改用公历后,又于1月8日发出《致各省商民通电》,补充规定:中华民国改元,改用阳历……唯念各商业向例于阴历年终结账,设骤改章,恐有妨碍……仍以新纪元二月十七日,即旧历除夕,即为结账之期。希即公布,一体遵行。这反映了(       
A.封建制度束缚习俗改良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南京临时政府施政开明D.近代商业经营形式创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