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辛亥革命爆发后,孙中山曾向英、美、德、法四国银行团借款,对方却以“金融中立”为由拒绝。清帝退位后,袁世凯向四国银行团提出借款,其中包括南京临时政府急需的700万两。在英国公使的推动下,四国银行团在第二天即向南京临时政府拨银200万两。这说明当时
A.西方列强的侵华方针发生了改变
B.南京临时政府丧失了中央政府的地位
C.西方列强支持中国废除君主政体
D.列强力图阻止中国走向独立富强之路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巩金瓯》,清朝国歌。1911104日颁行全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国歌。(巩即巩固的意思,金瓯在古代比喻疆土之完固,亦用以指国土。)

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皞,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摘自刘锦藻《清朝继文献通考》第二册

材料二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国交之事,由君上亲裁;司法之权,操诸君。

——摘自《钦定宪法大纲》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那时革命党人有着革命的决心,却提不出一个彻底的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中许多人并未认清帝国主义的真面目,甚至天真的认为,他们既然以西方为学习榜样,就一定能得到西方国家的援助。

——摘自金冲及《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在世界历史上,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要经过许多艰难曲折的……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由于自身力量的严重不足,故虽经历许多曲折,还是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方志钦《辛亥革命彻底革了封建帝制的命》

孙中山主要得到了海外的中国商人和洗衣工人的支持。在国内,只有少数学生和商人受他思想的影响,而广大民众仍无知、冷漠。

——摘自(美)费正清《评中国和日本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歌词内容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否相符合?并简要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钦定宪法大纲》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内容上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辛亥革命后中国没有实现政治民主化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传统意义上的守旧者已经很难发出声音,到甲午后则基本上可以说失语了。清季出现的革命党人,虽仍以读书人为核心,但他们所言的“革命”,已经是与以前不同的革命了。材料中提到的“革命党人”
A.已经有较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目标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使中国向西方学习方向发生转变D.推动中国政治机构向现代的转型
2021-03-05更新 | 534次组卷 | 15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建新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党人希望帝国主义保持善意的“中立”或授助中国革命。直到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革命党人仍对帝国主义拖有幻想.对帝国主义拥护和支持袁世凯破坏革命的行径,从未有过明确、坚决的表示。这反映了
A.袁世凯企图窃取革命果实B.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的强大
C.革命党人坚持共和的决心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35 年林语堂曾痛心疾首地评论道:“1911 年的革命不过在种族革命上获得了胜利,它不过是粉碎了一个皇权,而留下了一堆毁垣碎瓦和呛人的尘灰。”此评论
A.全面否定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B.认为辛亥革命基本实现了三民主义
C.为辛亥革命不彻底而深感惋惜
D.强调辛亥革命完全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020-12-19更新 | 244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3-2014年黑龙江双鸭山市一中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道:“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是
A.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
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
2020-07-21更新 | 639次组卷 | 65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说,因为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B.结束了中国两干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2019-12-09更新 | 589次组卷 | 9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莫理循出任《泰晤士报》中国记者期间(1897~1912年)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迄今为止,所有迹象表明这纯粹是一场内部的、反政府的、反朝廷的运动。这是广泛的反对腐败政治的起义。各种迹象表明这场运动迄今不是针对外国人的。”他的观察
A.反映出“运动”对西方利益的维护
B.没有准确认识当前“运动”的影响
C.肯定了“运动”对社会转型的意义
D.体现出列强对“运动”的支持立场
2019-03-29更新 | 582次组卷 | 28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2019-01-30更新 | 2357次组卷 | 57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2019-01-30更新 | 3754次组卷 | 64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