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3月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主要内容是废除人口买卖契约,保护平民享有基本的公民权利和自由。这些法令(     
A.彻底破除社会陋习B.实现社会全面转型
C.加快革命思想传播D.助推社会风尚革新
2 . 1912年3月8日,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于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的次日(3月11日)由孙中山颁布。南京临时政府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意在
A.传播民主共和理念B.敦促清帝加紧退位
C.保卫民主革命成果D.获取广大民众支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是武昌起义后成立的革命政府的人员组成情况表。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新军将领革命党咨议局议长巡抚布政使提督督练公所总参议
13331111
A.具有广泛群众基础B.具有反封建的不彻底性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D.是自上而下的民主革命
2021-11-07更新 | 299次组卷 | 23卷引用:安徽省霍邱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主要地方行政制度


材料二 大多数省革命后以完全自治的姿态出现,它们无意放弃其自然增长了的特权,包括指挥省的军队、截留税收、挑选地方的和省的官吏。与此同时,省级以下的地方议会的影响カ和自信心大大增强了。在地方主义者心目中,统一和自治这两项要求可以熔合在联邦制的结构中。早期的民国,首先是实际上的各省联盟。可是,外国对中国主权的持续不断的压力,使这种松散的安排受到严峻的考验。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

材料三 一般说来,各州政府在本州境内是自主的。但是,它可能滥用这种独立,并因措施莽撞而危害全联邦的安全。在发生这种罕见的情况时,事先就有明文规定,准许联邦政府干预州的内部事务。因此,加入联邦的各州虽然有权修改或改订自己的立法,但不准制定追究既往的法律,不得在本州内组织贵族集团。

——托尔维克《论美国的民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①②代表的地方行政制度及二者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初期地方政治形势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联邦制产生的积极影响。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决定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最主要因素。
2021-04-19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皖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川人之极端反对者,不在借款,而在借以丧失国权之款;不在路归国有,而在名则国有,实则为外国所有。

——《保路同志会宣言》


(1)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收回已经准许商办的铁路干线,将铁路修筑权出卖给帝国主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四川等省人民随之掀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为后来的武昌起义有什么联系?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出了一份考卷,应考者300多人,有一道题要求考生列举崇拜的任务,统计结果是:崇拜孔子157人,孟子61人,孙文17人,颜渊11人,诸葛亮8人,岳飞7人,王守仁、黎元洪各6人,大禹、华盛顿、程德全(江苏省都督)各3人,康有为、袁世凯各2人……。

——《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

材料四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448马力,1918年为82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材料五   民国建立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人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际反映的是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等方面谈谈辛亥革命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材料六   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远在美国,黄兴在香港,宋教仁在上海。文学社和共进会的领导人有的被沙海,有的受伤,有的逃亡。革命党人错误地认为,军政府的首脑应由社会上由“资望”的人出任,才能号召群众。这样,就军官黎元洪被推举为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一贯仇视革命,在新军中多次破坏革命党人的活动,武昌起义的当晚,还亲手杀害两个革命士兵。革命党推举他为都督时,他竟喊道:“莫害我!”起义士兵举枪逼他上任……江苏宣布独立时,仅“用竹竿跳去了府衙大堂屋上的几片檐瓦,以示革命必须破坏。”巡抚程德摇身一变,成了民国的江苏都督……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七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3)根据材料六、七,分析辛亥革命进行中,革命党人对于立宪派和旧官僚的态度反映了什么问题?立宪派和旧官僚“支持革命”的做法目的是什么?有人说辛亥革命最后是失败的,为什么?
2020-08-2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2019-01-30更新 | 3117次组卷 | 79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朕钦奉隆裕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诏书反映的历史事件有
①武昌起义
②中国同盟会成立
③清帝退位
④《临时约法》颁布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