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2019-01-30更新 | 3754次组卷 | 64卷引用:2011年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2 . 1913年,《时报》时评:“商界何以反对南方兵事?盖兵事一起,商人之损失无限。此不独中国之商人然也,即外国商业亦甚望贸易之国处于平静之地位,安居乐业,勿复惊扰。且商业凋零,则人民均受其影响,故彼等之反对亦有不得已之苦衷。”这反映了(  )
A.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B.实业救国思想影响深远
C.革命不利于经济的发展D.民主革命进程的艰巨性
2021-02-01更新 | 1201次组卷 | 27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模块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学者指出,清末新政“不仅继承了洋务运动的事业,而且也继承了百日维新的事业”,辛亥革命在推翻清王朝的同时又保留、完善了这部分改革的成果。此后,面对社会乱象,孙中山继续为革命事业奔走号呼。据此可知中国近代前期的救国探索
A.以传承成果为主要方式B.具有传承性和延续性
C.维护了社会各阶层利益D.以实现民主政治为目标
2021-11-11更新 | 1075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中国”是一个3000余年前形成且一直沿用至今的历史概念(见下表)“中国”一词内涵的不断发展变化反映了
时期“中国”的内涵
西周最高统治者天子的居住之地。
战国势力强大的诸侯称自己的国都为“中国”。
秦一清中原王朝的代名词。分裂状态下各分裂政权都认为自己是“中国”,都以实现统一“中国”为目标。
1912年后“中国”成为国家正式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A.疆域的不断扩大B.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
C.文化认同的加强D.近代以来国家意识的产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学者考证,辛亥革命后清政府原地方督抚仍任民国政府要职的有11人,占原督抚总数的25.6%,先任职后退隐的有12人,占总数的28%。由此可知,辛亥革命
A.未能铲除传统政治力量B.得到地方督抚全力支持
C.推动了广泛的社会变革D.以完成民主革命为宗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D.扩大了民众的民主法制权利
2021-01-06更新 | 508次组卷 | 167卷引用:2012-2013学年辽宁丹东宽甸二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42年,在共产党讨论如何研究党史时,毛泽东就指出革命的准备不是从1921年开始的,实际上是由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准备的,“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明了历史的发展。”毛泽东旨在
A.中共领导的革命事业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B.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在民主革命史上有重要地位
C.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必须得到肯定D.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辛亥革命开始的
2020-06-01更新 | 839次组卷 | 26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1911年10月10日的起义是仓促发起的,新军军官的秘密被泄露,不到3000人的士兵只得奋起自救,一个本省的旅长被迫统率临时政权;在革命者、立宪派及部分官僚的推动下,华南、华中各省以及东北的几个省,在六个星期内相继宣布脱离满清,实行独立。由此可知,辛亥革命(     
A.使专制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B.隐藏着失败的危险因素
C.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D.仅对南方诸省有影响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民国初年,出现了人们竟相从政参政的热潮,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在一些城市中“今日开会,明日结社,不日男女平权,即日财产平等”。对以上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A.是政党政治的成功尝试B.违背民主精神导致政局动荡
C.体现了改良与革命之争D.时局变动促进民权意识增强
2021-12-01更新 | 435次组卷 | 2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右侧框内所述内容是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论,这一事件
A.建立起中国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B.使民主科学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C.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D.为中共成立奠定思想和阶级基础
2021-05-24更新 | 484次组卷 | 1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