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传统中国存在摈弃于四民之外的“贱民”阶层,如闽粤之蛋户、绍兴之堕民等。1912年,福建蛋民发起请愿活动,提出“临时中央政府组织法亦有人民一律平等之规定,其不能独外于蛋族也明矣”。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解决了近代中国的根本矛盾B.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C.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传播了民主平等理念
2024-01-30更新 | 304次组卷 | 3卷引用:测试使用,请勿下载(6月浙江卷历史)
2 . 1901年7月,张之洞与刘坤一合上《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力倡教育“会同文武”,主张全国小学校“必设兵式操场”,加习“体操”。1902年,清政府颁布壬寅学制,明确规定各级学堂中“体操”均为必修科目。这些做法
A.与科举制度的废止相互配合B.适应了救亡图存运动的需要
C.推动了革命运动的蓬勃兴起D.对传统教育进行了价值重估
2021-03-15更新 | 1203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中国同盟会以男女平权为政纲之一,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公布时,没有男女平等条文,妇女一度冲入南京临时参议院,打碎玻璃窗,掌击宋教仁。后来经孙中山调停,答应向参议院提议增修,风波才平息下来。这表明(     
A.家庭革命初见成效B.革命党人软弱妥协
C.民主共和深入人心D.妇女谋求自身解放
2023-02-08更新 | 411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2019-01-30更新 | 2596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天津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11年10月11日下午,当第一份中华民国军政府布告张贴于武汉街头时,“可谓万头攒动,许多人流下热泪,感到扬眉吐气”,随后湖南、江西等地纷纷响应;各国领事馆也于10月18日宣布“严守中立”。这些现象反映了
A.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B.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
C.武昌起义加剧清政府统治危机D.资产阶级初步掌握了地方大权
6 . 《清室优待条例》规定:清帝称号不变;每年由政府给予400万元;清帝仍居皇宫,以后移居颐和园;原有私产由政府保护等等。很多革命派认为难以接受,汪精卫等人则认为这一条例保留的不过是“虚名”,“共和目的已达,其他枝节似可从宽”。1912年2月6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该条例。《清室优待条例》的通过(     
A.为辛亥革命的失败埋下伏笔B.结束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C.加剧了国民政府的财政困难D.有利于实现政权的平稳过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如表为20世纪初中国各界人士的部分言论。这些言论表明
人物发表时间言论
麦孟华(康有为的学生)1900年故今日欲存中国则惟有组织新中国而已,新国不立,则不和固亡,和成亦亡,瓜分固亡,保全亦亡
梁启超1902年成立“大中华民主国”,第一任总统为罗在田(暗指清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浩),第二任总统为黄充强(寓意炎黄子孙能白强)
柳亚子1904年“打倒旧政府,建设新中国",实现自由、独立.”
徐锡麟1905年毅然以光复为职志,知断中国非大破坏不为功

A.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B.时代变迁影响国家观念
C.资产阶级各派别思想趋于统一D.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指日可待
2022-04-29更新 | 373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近人日记写道:“都中人心震恐,各王公密议甚秘,外间不得知,第闻肃亲王主张以禁卫军严守宫廷,东西洋留学生在京者,暂令出境,派陆军大臣督师赴鄂而己,又有主张挖断黄河铁桥,阻兵北来者,甚可笑也。”这一场景应发生于
A.中日甲午战争时期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国民革命时期
9 .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指出,“男女本非悬殊,平等大公,心同此理……女子将来有参政权,盖所必至。”之后,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女子有参政权的议案。此后,女子参政团体纷纷出现。这说明辛亥革命
A.改变了女性受歧视的地位B.开启了中国妇女解放先河
C.有利于扩大政治统治基础D.使男女平权得到真正实现
2021-05-21更新 | 1130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西2021届高三5月模拟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10 . 清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1912年 2月 12日),清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但在博物院典藏的清代档案中,发现一件进呈给溥仪的奏折,时间标注为“宣统十六年七月”。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宣统朝只有三年,应该是清政府官员误植年代的奏折
B.清帝虽退位,政府仍同意其继续使用帝号和原有纪年
C.洪宪帝制时,为获满族支持而以宣统纪年进呈的奏折
D.满洲国成立,其政府官员上奏给溥仪,故以宣统纪年
2023-01-15更新 | 330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