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2019-01-30更新 | 3117次组卷 | 79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北京卷)
2 . 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2019-01-30更新 | 2596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天津卷)
3 . 中华民国建立后,最初想模仿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总统制,后来又改为责任内阁制。但按照英国的责任内阁制,议会多数党党魁出任内阁首相后,阁员由首相任命。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责任内阁的阁员,必须由参议院审定后方可任命。这一规定
A.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B.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C.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D.阻止了袁世凯复辟帝制野心
4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它所彰显的政治意义是
A.否定君主专制政体B.否定了儒表法里治国思想
C.确立君主立宪政体D.断绝了袁世凯称帝的梦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说:“现在汉阳已有中国最大之铁厂,而汉口亦有多数新式工业,武昌则有大纱厂,而此外汉口更为中国中部、西部之贸易中心。”可见促成辛亥革命在武汉爆发的因素是
A.最早接触西方文明B.工业化基础雄厚
C.革命思想广泛传播D.清政府统治薄弱
6 .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后,有识之士关于“救亡”“图存”的思考开始进入近代国家转型与民族关系构建层面。正是在国家与民族两条主线的推动下,在对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高度一致的认同下,才爆发了辛亥革命。该学者意在说明辛亥革命
A.使群众普遍认同了民主共和制度B.明确提出了反帝的政治目标
C.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D.具有了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
2019-12-20更新 | 801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19年高三12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名称颁布时间简述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1911年12月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共和性质的宪法性文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生效的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取代了前述组织大纲
《天坛宪草》1913年草案贯彻了民主共和精神,为袁世凯所不容,后被废除
《中华民国约法》(袁记约法)1914年该约法及大总统选举法为袁世凯成为独裁元首和“合法地”当上皇帝服务
1916年宪草1916年以《天坛宪草》为基础起草,后国会被解散,立宪程序停止
《中华民国宪法》(曹锟宪法)1923年于1924年被段祺瑞推翻,形式上存在了1年,实质上并未得到认真实施
《训政纲领》1928年确立了国民党一党专制,是国民党实行独裁统治的政治纲领
《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31年是训政时期的临时宪法,将约法解释权授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1948年实际上中止了1947年宪法的效力,公开实行独裁统治

——据《近代中国制宪史》整理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8 . 1912年1月5日,南京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向世界各国发布《对外宣言书》,指出:“吾中华民国全体,今布此和平善意之宣言书于世界,更深望吾国得列入公法所认国家团体之内,不徒享有种种之利益与特权,亦且与各国交相提挈,勉进世界文明于无穷。”材料表明南京临时政府发布此宣言书的目的是
A.得到列强财力上的大力援助B.获得列强对中华民国的承认
C.希望列强给清政府施加压力D.按照英美模式建立共和政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武昌起义后成立的革命政府的人员组成情况表。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新军将领革命党咨议局议长巡抚布政使提督督练公所总参议
13331111
A.具有广泛群众基础B.具有反封建的不彻底性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D.是自上而下的民主革命
2021-11-07更新 | 299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承智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