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1 . 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是一个历史转型期。在这个时期里有许多相互联系的偶然性,而偶然性的背后则是新陈代谢不可抗拒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根源于(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B.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C.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D.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2 . 20世纪以前,中国的知识青年可以在“耕与读之两事、士与农之两种人”之间双向转换,“其间气脉浑然,相通而不隔”。此后,知识青年总体是一种向着城市往而不返的单向流动。这说明(     
A.社会转型加大城乡疏离B.传统经济形态开始瓦解
C.革命浪潮冲击知识分子D.教育兴起波及乡村社会
3 . 1915年,以高(阳)保(定)为中心的织布区域内,共有平面(织)机五千六百余架,至1919年增至两万一千余架。此间,织布之风“很快传布到离城四五十里的农村”,“人民几有织布为主,耕地为辅的趋势”。这一区域织布业的发展(       
A.缘于民族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善B.改善了近代工业的结构
C.得益于引进新的商业经营形式D.实现了“富强救国”目标
2024-04-16更新 | 208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如表为1913~1921年中国各经济类型面粉生产量比重的变化,据此可知当时的中国(     
1913年1921年
总产量合计(千包)213642.03247197.28
1.商品面粉(%)45.6445.15
机器产品(%)10.2419.49
土磨坊产品(%)35.425.66
2.自用面粉(%)54.3654.85
A.国民政府扶持民族工业B.传统自然经济仍然根深蒂固
C.民族工业发展前景良好D.近代工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2024-04-0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三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联考备考实用性联考(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下图可推知(     

武汉纱厂用棉量变化图
A.民族工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B.列强侵略导致民族工业萧条
C.时局变化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D.棉纺织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2024-03-1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图是一张纪念照,留影者在照片背后写道:“壬子秋八月,将欲剪发,故用大镜照后影,以留纪念。八月初三日即新历九月十三日拍于劝业场楼上之丽芙照像馆。”从留影者的做法和心境,可以发现(     

A.变革与传统的复杂联系B.革命与改良的艰难取舍
C.潮流与逆流的反复斗争D.先进与落后的激烈碰撞
7 . 下表可以用来佐证民国初年(     
北洋政府袁世凯统治时期注册公司发展表
起讫时间

月数

按何规版注册

注册公司数

平均每月数

1912.4—1913.5

14

(清)公司注册章程

20

1.4

1913.6—1914.8

15

(民国)公司注册暂行章程

85

5.7

1914.9—1915.12

16

(民国)公司注册规则

121

7.6

A.经济法规颁行导致近代经济结构的变革
B.西方文明传入促使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型
C.北洋政府重视维护民族经济发展的秩序
D.实业救国思潮推动重农抑商政策的转变
2024-03-08更新 | 196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1915年5月22日,《申报》刊登了一则上海中国明明眼镜公司的声明:“近有丧心病狂之徒,以自己之营业失败,侮蔑本公司货物,谓贩自日本,实为本公司意外之奇辱也……不独本公司无丝毫日货,即中国全国眼镜界上,吾亦敢断言绝无丝毫日货混杂其间。”该现象反映出(     
A.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B.外交关系影响社会舆论
C.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侵略D.传统观念影响经济发展
2024-02-0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23-24高一上·云南楚雄·期末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变法开始后,光绪帝发布多道上谕,扶植、鼓励官绅士民创办报刊,并提出鼓励中国民族报业发展的政策。维新派开创了新的报刊政论文体。这种文体半白半文,平实易懂,笔锋感情色彩浓郁,出现了一些既有时效性,又具体生动的新闻报道,新闻报道中央带评论,有时还夹以口语和外来语,尽量贴近读者的阅读。维新派的报刊提倡资产阶级新文化,颂扬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思想,介绍进化论学说,对陈腐的封建思想进行批判,开展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教育。维新派的报刊始终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强调民族主义和国家观念,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推动了民族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

——摘编自瞿小纯《从中国新闻报刊史看其时代特征》

材料二   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立即废止了前清新闻旧法令——《大清报律》,并通过立法手段建立起与西方先进国家接轨的自由新闻体制,保障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在辛亥革命进行时和中华民国成立后,取得胜利的革命党人立刻在其控制的地区,按照言论出版自由的理念,建立起自由新闻体制。据统计,武昌起义后的半年时间里,全国的报纸由十年前的 100 多种,猛增至近500 种,总销售数量达4200 万份,这两个数字都突破了历史的最高纪录。在这些报刊中,数量最多、发展最快的是政党报纸。

—摘编自杨师群《中国新闻传播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维新派办报的特点及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初年报刊业蓬勃发展的原因。
2024-02-05更新 | 74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图为1885—1919年中国机器进口值(单位:海关两)变化趋势图。对这一趋势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的中国(     
A.主权丧失损害对外贸易B.欧洲列强加紧对华侵略
C.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合理D.民族工业呈发展的趋势
2024-01-28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