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下图为20 世纪20年代出版的杨柳青年画《喜庆大来》。该画描绘的是,年终岁末一富户公子衣锦还乡的“盛况”:他驾着福特T型硬顶轿车归至府门外,车内装满元宝,正在由三名儿童从车上搬下运送回府。由此可知,该年画(     

A.说明汽车得到广泛应用B.折射出交通的立体化趋势
C.迎合了民众的审美情趣D.体现社会生活的全盘西化
2 . 下表是1913~1918年英、法两国输华货物总值的变化情况(单位:两;指数:1913=100)。由此可推知,当时(     

年份

英国

法国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1913

96910944

100

5299517

100

1914

105207580

1085

4951471

93.4

1917

51989135

536

2309160

43.6

1918

49890293

515

1568858

29.6

A.中国经济已摆脱对列强的依赖B.国人的消费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
C.辛亥革命的反帝政策效果明显D.一战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3 . 下图所示为1912~1918年新设民族企业数量情况统计(单位:家)。其中,1914~1918年企业数量发生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北伐战争的推进B.辛亥革命的推动
C.五四运动的爆发D.世界大战的影响
4 . 民国建立后,中国知识界兴起了改良宴会之风,仆人迎门、侍役拉座、设摆台、置餐具、插牙签、放餐巾乃至送沙滤水(也有以茶代替的)等一系列西方饮食礼仪,也开始普见于中式菜肴的饮食场所。这反映了民国时期
A.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B.社会风气得到明显改善
C.西方饮食礼仪被普遍接受D.传统饮食观念受到冲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民国初年,苏州丝绸业从业者大多世代相传,各织绸厂都采用手拉织机。1925年在延龄冠记绸厂采用电力织机后,各家绸厂纷纷效尤,舍木机、手拉机而采取电力机。这一变化
A.未能突破传统丝织业的技术瓶颈B.反映苏州重工业发展领先轻工业
C.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应用D.标志着我国丝织技术领先世界
6 . 观察下图孙中山先生和宋庆龄女士的着装,可推断出民国时期着装的特点是
A.呆板保守,讲究等级B.新旧并存,中西结合
C.追新逐异,抛弃传统D.突出革命,完全西化
7 . 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存在不合理B.地区分布存在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D.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
2024-03-14更新 | 51次组卷 | 103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近代中国国内市场商品情况,据此推知,这一时期中国
A.帝国主义列强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B.实业救国已经成为国民的社会共识
C.关税主权恢复助推了民族经济发展D.民族企业的经营环境得到一定改善
9 . 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
2019-01-30更新 | 1759次组卷 | 5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19年,某新潮社社员暨《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认为:“这些命书,无论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听其主持,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该事例说明( )
A.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B.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
C.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D.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
2019-01-30更新 | 1898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6届青海西宁十四中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