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15—1918年的新文化运动,不仅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在中国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A.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B.着力营造社会变革的氛围
C.挣脱南京国民政府的束缚D.与“五四运动”相得益彰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2 . 康有为认为“每世之中又有三世焉,则据乱亦有据乱世之升平、太平焉,太平世之始亦有据乱、升平之别”;孙中山以“世界大同”来表达自己的最高社会理想;李大钊认为“经济的构造,依他内部的势力自己进化,渐于适应的状态中,变更全社会的表面构造……有许多事实可以证明这种观察事物的方法是合理的”。由此可见,他们都(     
A.彻底否定中国古代传统文化B.试图营造民主革命舆论
C.受到西方民族观念的影响D.注重探索社会发展规律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916/年1月,上海某通俗中文夜社开讲演会,讲演内容大致如图所示。这表明该夜社致力于(     
●“吾国今日之地位危险状况已达极点,愿国民人人具有自立之能力,免招外侮”
●"智仁勇三者为人立身之大本”
●“人不识字不啻堕身于苦海,苟欲诞登被岸,非至通俗夜社不可”
●“欲享家庭真牵福必先莱除种种旧习慣”
●“节糜(靡)費以济正用”
A.宣扬儒家学说维护专制B.开启民智探寻救国道路
C.普及白话文解放民众思想D.提倡节俭反对社会旧道德
23-24高二下·上海·期中

4 . 材料一:“不自由毋宁死!”斯语也,实十八九两世纪中,欧美诸国民所以立国之本原也。自由之义,适用于今日之中国乎?曰:自由者,天下之公理,人生之要具,无往而不适用者也。

——梁启超《论自由》(1902年)

材料二:所以我希望我们可爱的青年。第一步,要人人存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第二步,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去研究他,得他的真相。第三步。把自己的文化综合起来,还拿别人的补助他,叫他起一种化合作用,成了一个新文化系统。第四步,把这新系统往外扩充,叫人类全体都得着他好处。我们人数居全世界人口四分之一,我们对於人类全体的幸福,该负四分之一的责任。不尽这责任,就是对不起祖宗。对不起同时的人类,其实是对不起自己。我们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和许多前辈,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正在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哩。

——摘自梁启超《欧游心影录》(1920年)

(1)材料一中梁启超对西方文化有怎样的看法?
(2)依据材料二,说明梁启超看法发生了那些变化?
(3)你如何理解梁启超关于中西文化看法的变化?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4 中国史(上海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表,据此可以推断出(       
期刊名称创刊日期创刊地点备注
《新青年》
《每周评论》
《国民》
《新教育》
《建设》
《解放与改造》
《少年世界》
1915
1918
1919
1919
1919
1919
1920
上海
北京
北京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陈独秀主办
李大钊等主办
北大学生主办
中华新教育社刊物
国民党机关刊物
进步党机关刊物
少年中国学会主办
A.无产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B.政党政治深入发展
C.报刊关注国民思想的改造D.国人办报遍及各地
2024-04-20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新文化运动中的“反传统”是一种“文化批判”,这种“文化批判”的任务是解放思想,把中华民族从传统文化中落后的、守旧的状态中解救出来,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思想文化上的“破旧”。这种文化“破旧”反映出(     
A.尊孔复古实为时代逆流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
C.民主共和国已名存实亡D.文化时代性是当时的必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中西文化论战中杜亚泉称:中国固有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陈独秀则称:“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A.都主张全盘接受西方的文明B.都通过文明比较来重新定位传统文化
C.都对东西方文明有全面了解D.都深切感受到西方现代文明的先进性
2024-04-1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所谓的早期维新思想,大体是指1894年以前的维新思想,它的发展以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中法战争以前,它虽然与洋务思想存在某些歧异,但附属和依存于洋务思想;中法战争以后,它作为洋务思想的对立面而逐渐分离出来,表现出了更多的资本主义倾向……19世纪80年代,中外交往走向频繁,不少人(薛福成等)获得了留学或出使西方国家的机会,增加了对西方社会的切身体验。中法战争已经表明洋务措施不能使中国自强的事实,早期维新思想家转而要求采用西方民主政治形式,君民共主被提上日程,成为当时维新思想家宣传鼓吹的重点。“以商为战”则是早期维新思想家对“西学为用”思想的一种补充,这种思想是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外国商品侵入日益扩大的情况下形成的,因而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

——摘编自吴剑杰《论早期维新思想与洋务思想的分离》

材料二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认为,儒家的思想专制是造成中国思想僵化和文化落后的主要原因,它通过文化的传播进入国民性中,尤其是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教和被偶像化的孔子,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事实上五四运动的先驱者在主张学习西方进步文化的同时,也是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者。如李大钊、鲁迅等,其广泛传颂的文学作品无不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

“彻底西化”这种抉择推动了中国传统框架的突破,有利于传统文化惰性思想的消散,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型。

——摘编自秦晓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法战争后早期维新派有别于洋务派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早期维新思想与洋务思想分离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核心内容。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曾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张栽认为:虽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君王),犹有劣者,以其未成功也。此所以未有不谨于礼,唯谨于礼则所以致大道之行。……六君子所以急于礼者,欲至乎大同也。

材料二   20世纪初,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讲,既无帝王君长,又无官爵科第,人皆平等今欲至大同,必去人之私产而后可,凡农、工、商之北必归之公但使明天赋人权之义,男女皆平等独立,婚姻之事不复名为夫妇,……皆归之于公,即可至大同之世也。同一时期,李石曾在《新世纪》上发表文章认为,无国界,无种界,无人我界,以冀大同。五四运动后,陈独秀提出,以往的理想社会追求,他们眼见穷人的苦恼是由贫富不均,因此要想把全社会的贫富弄得绝对的平均,至于用什么方法来平均贫富,都全是理想,不曾建设在社会的经济事实上面,所以未能成功。而马克思社会主义,是用科学的方法证明社会不安的原因,建立在社会的经济的事实上面,因而是客观的、现实的。

——均摘编自网络

(1)分别概括材料一中孔子与张载关于“大同”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大同”思想在20世纪初期的变化,并分别进行评析。
10 . 如图所示为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的封面,图中青年学生头顶上方为“LA JEU-NESSE”(法文“青年”),该杂志改名为《新青年》后,依然保留了原有的法语刊名。对如图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新青年》(     
A.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B.彰显了文学革命对思想的影响
C.反映了五四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D.折射出新文化运动的时代内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