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1915年1月,北洋政府颁布了《权度法》。在传统度量衡标准暂无法遽废的条件下,该法将国际通用单位标准体系与中国传统的重量等单位标准体系同时列为法定的度量衡标准体系,并规定了两者之间法定的换算比。《权度法》的颁布
A.有利于国内商品市场的发展B.旨在与国际通用标准接轨
C.实现了度量衡管理的现代化D.加速了传统度量衡的消亡
2 . 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2019-01-30更新 | 1948次组卷 | 45卷引用:重庆第三十中学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3 . 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
2019-01-30更新 | 1759次组卷 | 51卷引用:重庆市渝中区2019年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20世纪初叶,上海市教育局制作歌词分发各界传唱,其中有“神州大陆天产多,手工品真坚固,佛山雕刻……江浙丝罗,价廉物美,远胜洋货。提倡改良莫差过,凡事均需切实做”。歌词意在
A.提倡国货抵制洋货
B.倡导教育救国须从实业做起
C.希望民族产业改进提高
D.说明沿海地区国货优于洋货
2017-04-17更新 | 2516次组卷 | 32卷引用:重庆市南岸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抽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所示为某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

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

……

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

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022-12-11更新 | 338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1年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6 . 如图所示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
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2018-09-10更新 | 1139次组卷 | 24卷引用:重庆第三十中学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7 . 中华民国成立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人们把1914年至1920年这段时期称为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短暂的春天”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B.西方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C.列强资助北洋军阀相互争斗D.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兴起
2016·上海·高考真题
8 . 近代民族企业家张謇在谈到办厂经历时感慨地说:“千磨百折,忍侮蒙讥,伍平生不伍之人,道平生不道之事.”其主要原因是
A.难以招募到合适的技术人员和买到所需的机器设备
B.工人不断要求增加薪酬、缩短工时
C.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弊端
D.与外国资本竞争处于不利地位且受官府束缚、压制
2016-11-27更新 | 1200次组卷 | 19卷引用:重庆市綦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9 . 如图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流行一时的广告海报。因为很难找到女模特,广告商只好找了两位长相秀气的男士化妆后拍了这张经典照片。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中国
A.国家衰弱导致审美趣味扭曲
B.商业发展迎合市民文化需求
C.商业营销冲击国人的价值观旧
D.传统文化观念影响根深蒂固
2020-03-06更新 | 457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1825年至1835年年底,英国国会通过了54项各式各样的铁路条例。铁路公司采用股份制形式,发行债券和股票,迅速完成了大规模的铁路建设。1870年联合王国通车铁路长达15500英里,英国近代化铁路运输体系大体完成。铁路建设时期,一英里的单轨铁路在铁轨的用铁量就达到200吨,随着“铁路热”的升温,国内所需铁矿量巨大。此外,同期英国国内煤产量的50%用于冶铁工业。铁路通车后,可以从特伦特河畔伯顿快速地运出啤酒,从格里尔姆斯比等新型港口迅速地运出鱼等海鲜产品。依靠铁路运输,邮局送达的信件从1839年的7600万件增长到1870年的86300万件。一座座小村庄在进入铁路时代后,成为了铁路枢纽,快速发展起来。铁路也使人们快速地来往于不同的地区成为可能。

——摘编自胡晓莹《英国工业化时期的铁路建设对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20世纪后,内河小轮船发展,铁路火车出现,内地交通也日渐进步。有很多乡僻士商,未出门之前对西学新说不明所以,因而思想保守,眼界封闭,后来由于出门远行,坐了轮船、火车,见了城市景象,头脑开始开通,思想由此趋新。……自从有了轮船,往返于通商城市的商人们乘坐轮船数千里指日可到,商贾贩运往返其间视以为常,再也不必像以往那样一去三年不得回家而使家人忍受久盼不归之苦了。如上海轮船通航后,有竹枝词题咏商人妇与夫暂作别离的感受:“生小家临黄浦滨,行年老小嫁商人。妾身惯设风波险,郎欲趁船大火轮。”

——摘编自李长莉《近代交通进步的社会文化效应对国人的生活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近代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近代交通发展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铁路建设对中西方社会发展产生的相似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