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一·二八事变爆发后,十九路军奋起抵抗,给日军迎头痛击,毙伤日军一万余人。南京政府采取“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政策,照会欧美各国和国联,要求“履行其条约之责任”,迫使他们采取比对待九一八事变较为积极的态度。据此可知(     
A.国民政府放弃“攘外必先安内”政策B.欧美列强改变了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
C.军队抗战有助于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D.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狂妄企图被粉碎
2024-02-29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935年11月,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全大会上的外交报告》称:“和平未到完全绝望之时,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不轻言牺牲。……复以不侵犯主权为限度……否则即当听命党国,下最后之决心。”这说明(       
A.国民党坚定抗战的决心B.国民党对日态度有所变化
C.中日民族矛盾即将成为主要矛盾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36年2月,西北军将领杨虎城与中共代表王世英达成四项协议:“在抗日原则下,红军与十七路军订立互不侵犯协定;双方互派代表,在杨虎城处设电台秘密联系;十七路军在适当地点建立交通站,帮助红军运输必要物资,掩护红军人员往来;双方同时做抗日准备工作,先在部队中进行抗日教育”。这一协议(       
A.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实现B.顺应了合作抗日潮流
C.扩大了中共的群众基础D.激励了民众共御外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了左联等文化组织,并创造出一些代表性文艺作品(见表)。此举旨在(     
作品主要内容
小说《子夜》实业家吴荪甫在美资支持的赵伯韬挤压下最终破产
影片《渔光曲》渔民徐福被渔霸何仁斋逼死后,徐家子弟生活艰难
影片《风云儿女》诗人辛白华因挚友牺牲而走上抗战道路
A.丰富民众文化生活B.创建民族统一战线
C.推动革命政治斗争D.转变革命斗争策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36年,毛泽东在回答美国作家斯诺关于苏俄、外蒙古是否会援助中国的看法时说,中国人民一旦有了他们自己的政府,开始抗战……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是全世界的事,苏联、英美都不能保持中立。这反映了毛泽东(     
A.坚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B.主张反法西斯国家应该联合起来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念D.认为中国政府抗战会使环境有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中国共产党的某次会议指出,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它具有两重性,在亡国灭种关头有参加抗日的可能。目前政治形势已经起了一个基本上的变化,“左”的关门主义是党内主要危险。这次会议(     
A.提出“政权是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B.解决了军事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C.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D.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形成
2023-05-01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广播剧最早产生于英国。20世纪30年代,中国诞生了《卧薪尝胆》《木兰从军》《文天祥》《杨家将》《史可法》《西施》《抱石投江》等一大批广播剧作品。这反映出当时我国(     
A.意在推行文艺的世俗化B.文艺发展紧跟世界潮流
C.民众对历史知识普及的需求D.文艺创作深受国内时局影响
2023-04-10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8 . 多元一体。

2019927日,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讲话:“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回顾历史,1939年学术界曾经掀起了一场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讨论。其中,刚从英国留学归国的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与历史学家顾颉刚之间的讨论引人深思。

材料一   我们只有一个中华民族,而且久已有了这个中华民族!我们要逐渐消除国内各种各族的界限,但我们仍尊重人民的信仰自由和各地原有的风俗习惯!我们从今以后要绝对郑重使用“民族”二字,我们对内没有什么民族之分,对外只有一个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是一个》顾颉刚(19392月)

材料二   依我们看来,文化、语言、体质上的分歧是不容易混一的,若是我们的目的在建设一个现代民主国家,文化、语言、体质上没有混一的必要。若是我们的国家真能做到“五族共和”,组成国家的分子都能享受平等,……这个国家一定会受到各分子的爱护。不但不易受任何空洞名词的分化,而且即使有国外强力的侵略,自然会一同起来抗战的。

——《关于民族问题的讨论》费孝通(19394月)

材料三   我当初使用这“民族”一名正同你的意思一样,凡是文化,语言,体质有一点不同的就称之为一个民族。但是九一八的炮声响了,伪满洲国在伪“民族自决”的口号下成立了,我才觉得这“民族”不该乱用,开始慎重起来。……我虽是没有研究过社会人类学,不能根据了专门的学理来建立我的理论,可是我所处的时代是中国有史以来最艰危的时代。……我有爱国心,我有同情心,我便不忍不这样说。

——《续论“中华民族是一个”:答费孝通先生》顾颉刚(19395月)

材料四   后来我明白了顾先生是激于爱国热情,……他的政治立场我是完全拥护的。……因为历史发展本身已经答复了我们当时辩论的问题。答案是中华民族既是一体,又是多元,……一体与多元原是辩证统一的概念。……我们这个统一的中华民族来之不易,历经几千年,是亿万人努力创造得来的成果,我们子子孙孙自应力保其繁荣、富强、完整、统一。……这一点我希望顾先生能含笑点头,予以同意。

——《顾颉刚先生百年祭》费孝通(19938月)


(1)根据材料一至四,顾颉刚先生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至四,概括顾颉刚先生和费孝通先生观点的异同。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顾费两位先生跨越六十多年的辩论的看法。
9 . 20世纪30年代,《时代漫画》刊载了《东亚国际球战中华队员人选蠡测》(图)的漫画,并配以文字:“我国球员人才辈出……不过以前大都是国内球队的友谊练习,胜的固不足以言勇,败的也不能说是耻辱。现在呢,由自己练习进而到国际比赛了。”该漫画反映了,当时(  )

从1至11:宋哲元 阎锡山 蒋中正 冯玉祥 韩复榘 李宗仁 何应钦 蒋光鼐 蔡廷锴 张学良 陈济棠
A.国民党全力围剿革命根据地B.北洋军阀割据混战状况
C.人民企盼停止内战团结抗日D.中国体育运动发展迅速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与重大的历史事件密切相关。从图中任选两大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大事件之间民族意识的发展,并说明其原因。(要求:明确列出两大事件,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5-21更新 | 341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五校联盟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