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朝鲜人金若山在《告朝鲜国内革命同志书》一文中,赞颂中华民族:一是有伟大的团结力量;二是有伟大的牺牲精神;三是有伟大的动员力量。这一评论是基于(     
A.国民革命的历史洪流B.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
C.中国军民的团结抗战D.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广东出发向长江发展的一九二六年到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因为无产阶级没有坚决地执行自己的领导权,被买办豪绅阶级夺取了领导,以反革命代替了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乃遭遇到暂时的失败。中国无产阶级和农民在此次失败中,受到很大的打击,中国资产阶级(非买办豪绅阶级)也受了打击。但最近数个月来,工农阶级在共产党领导之下的有组织的城市罢工和农村暴动,在南北各地发展起来。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材料二   不能给日本帝国主义者以任何利益和便利,相反,没收其财产,废除其债权,肃清其走狗,驱逐其侦探。立刻和苏联订立军事政治同盟,紧密地联合这个最可靠最有力量最能够帮助中国抗日的国家。争取英、美、法同情我们抗日,在不丧失领土主权的条件下争取他们的援助。战胜日寇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但外援是不可少的。

——毛泽东《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乃遭遇到暂时的失败”的原因及中共为挽救革命进行的努力。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主张并分析制定这些主张的出发点。
2022-02-1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重点高中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41年12月至1942年1月,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此次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的首场战役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此次“长沙大捷”
A.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
C.表明中国战场是抗击日军的主战场D.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