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这段话最能证明(     
A.日军实力远超中国B.中国军队英勇作战
C.日本侵略者唯武器论D.中国实现全民族抗战
2022-10-2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33年,约30万件的故宫文物由北平运往上海。1936年12月,又从上海迁转南京。1937年8月,故宫文物奉令分三路紧急西迁,经过湖北、湖南、河南、陕西、广西等省,辗转万里,于1939年先后到达贵州、四川。故宫文物的迁移
A.反映了日军对中国侵略的加深B.使得全国文物免遭破坏与劫掠
C.开始于中国全面抗战爆发之后D.为抗战胜利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周恩来的话实质上反映了
A.周恩来深谙历史知识B.放弃炮马,亦和亦战,能扭转中国战局
C.只依靠政府军队抗战D.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
2020-03-19更新 | 134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南益阳箴言中学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12年《申报》首次使用“中华民族”一词,到1919年年底,“中华民族”一词在《中报》共可检索到30条,平均每年不到4条,1920年—1924年共68条,1925年猛增到81条,1928年进一步增加到183条,1939年更达到372条。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
A.近代以来外旗入侵加剧B.西方民族主义观念扩败
C.五四运动促进民众觉醒D.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
2020-01-10更新 | 214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20届高三第十一次模拟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37年8月9日,上海虹桥机场发生了个别日本军人和中国机场保安队之间的冲突,双方互有死伤。蒋介石借此明确告诉国民党领导人:“在北方打仗,国际上是不大注意的;上海是一个国际市场,在上海打仗,就容易引起国际注意”这表明蒋介石
A.希望速战速决争取战略主动B.理性地看到了中日战争结局
C.寄希望于国际社会出面干预D.坚持抗战到底的决心和意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