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7 道试题
1 . 纵观整个抗日战争的全过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面抗战路线,付出了巨大牺牲,为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     
A.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B.打退了国民党的反共高潮
C.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D.唤醒了全民族的抗战意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37年10月15日,有学者说:“纵然有精锐的军队,完全现代化的武器,如果军需工业及一般工业的动员,因原料缺乏或断绝而停滞了,胜利终难获得。对于长期战争,这个问题更为严重。煤油的缺乏,给(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的德国以致命的打击,这是最明显的例证。”在此,该学者(     
A.系统论证军需资源与持久战关系B.对中日两国战争潜力有明确的预测
C.旨在告诫国民政府重视能源建设D.认为日本缺乏进行长期战争的能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共中央进驻陕北初期,可供参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很少,而且多为外文书籍。1939年2月,中共中央干部教育部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纳入干部教育课程,并主持编著各种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一时间带有中国本土话语的哲学著作纷纷问世。这一变化(     
A.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B.促进了中国传统哲学体系的更新
C.提升了根据地民众的文化素养D.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抗日战争后期,《晋察冀日报》指出:“在目前大生产运动即将展开的时候,必须抓紧时间”,之后进一步提出“不论是新地区还是老地区,不应该把减租减息孤立进行,特别要与对敌斗争、生产运动紧密地联系起来,从减租减息问题的彻底解决与群众的积极性上来加强对敌斗争”的要求。这反映了当时中国共产党人(     
A.重视对敌斗争的灵活性B.注重化解社会对立情绪
C.通过发展经济支持抗战D.充分关注农民实际利益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5 . 下图是1942年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一枚邮票,左右两边人物分别是林肯与孙中山,并印有三民主义。这枚邮票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枚用外国文字组成中心图案的邮票。据此可知当时(       )

A.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B.美国社会已认可三民主义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D.中国战场的抗战得到肯定
6 . 1940年,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提出:“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保证一切抗日人民(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政权、财产”。这些规定(     
A.实现了社会主义民主B.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
C.化解了社会主要矛盾D.巩固了苏维埃共和国政权
2023-10-21更新 | 365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东省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10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民主党派与抗日战争】

材料一   193810月,汪精卫在重庆召开的国民参政会一届二次会议上公开发表“凡两国战争终须和平,以我国积弱,非和平即亡国”的失败言论,民盟坚决主张“反对中途妥协投降”,要坚持抗战到底。

1944年,豫湘桂大溃败,国内外舆论一片哗然。为了挽救危局,19441010日,民盟发表《对抗战最后阶段的政治主张》,建议国民党统筹战备、给养、训练以及要凭战绩升降军官,撤换抗战以来作战不力的将领,改善官兵的生活待遇以期提高战斗力,发展本国的军需工业以增强军事实力。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在政治上国民党日益腐败和消极,在经济和军事上亦发生了严重的危机。19443月周恩来号召开展民主宪政运动。民盟积极支持并参加这一运动,创办报刊抨击国民党的一党独裁统治,强烈要求开放政权,实行民主政治。民盟领导人张澜认为,“某一党获得政权后,就高唱以党治国”,“实行一党专政,视国家为一党所私有”,“而且党权竟超过国权……于是党治便自然而然的成为独裁政治”。

——摘编自张磊《略论中国民主同盟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中国民主党派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力量。1936年,救国会和第三党就发表宣言,指出挽救民族危亡唯一之途,是国内各党派都要“重其相同,轻其相异”,建立反日阵线,举国一致进行抗战。……抗日战争爆发后,救国会大批成员进入陕北、华北、华中等解放区,参加八路军、新四军。乡村建设派的部分成员,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进攻和国民党军队的溃退,仍留在山东和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共同战斗。……民主党派在海外华侨中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影响,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们积极动员海外华侨为祖国抗战出力。……抗战以来,华侨每年汇回国内的外汇是10亿元以上,这笔惊人的外汇,对祖国抗战是莫大的资助。

——摘编自宋连胜《民主党派对抗日战争的贡献及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民主同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主张及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民主党派对抗战的主要贡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41年,陕甘宁边区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592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二,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这次改选(     
A.根本上扭转了根据地严重的经济困难B.有利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
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D.弱化了中共对敌后抗日政权的领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43年,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开辟专栏连续报道陕甘宁边区推选出来的劳动英雄模范事迹。劳模的肖像不仅出现在报纸的头版,而且与毛泽东等边区政府领导人的肖像一齐挂在美术馆、民众馆、边区政府会议室等公共场所。这一时期的劳模宣传旨在(     
A.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B.推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C.巩固抗日民主根据地D.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0 . 聂荣臻曾指出:“我们是要吃牛肉还是要喝牛奶的问题。吃牛肉痛快?但是这样做,只能是帮敌人的忙。我们认真搞减租减息政策,这是挤“牛奶”的办法,慢慢挤,细水长流。”聂荣臻提到的这一政策 (     
A.适应了国内主要矛盾变化B.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
C.维护了广大农民经济利益D.揭示了土地革命实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